对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之乡”——板底
龙光艳:这确实不好说,我见过我们板底到城里领国家工资吃饭的领导们的孩子,他们已经不会说彝话,唱彝歌,这的确让人心慌。可是话又说回来,作父母的没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仍然在山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穷日子。所以我认为,最切实的办法是狠抓基础教育。小学初中给打下牢牢的基础,以后他进了大学,在大城市生活也不会丢掉。保护原生态是对的,但是原生态不应该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谁在传承,谁在梦想 记者手记 民间歌手文师家的后院,一个女孩蹲在院角土灶边,一只手拿木棍搅拌热气腾腾的猪食,一只手压着膝盖上的英语课本。她还没有洗脸,头发零乱,两只眼睛却透露着与她这个年龄不相符的冷静沉着。我努力搜索着记忆中这样一双直抵人心的眼睛——二十年前的安徽姑娘苏明娟,历史不会重来,但是它常常惊人地相似。在多数人的眼睛装满黄金和白银,更大多数人的眼睛充满权势和冷漠的今天,这双眼睛的存在,让讶然而立的我,稀哩糊涂地仿佛回到二十年前。我走到她面前,她昂着头,并不回避我的目光,开口就用急促的普通话回答我。这种表达方式流露的信息,让我或多或少捕捉到她内心的梦想。是的,这是干干净净的梦想,而不是那些写在额头上的贪婪和欲望。 阿诺阿布:你是什么民族? 文定飞(板底中心校八年级学生):彝族。 阿诺阿布:彝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文定飞:热情好客的民族。 阿诺阿布:那你准备请我吃什么? 文定飞:土豆,我们家今年收了一万多斤土豆。 阿诺阿布:你们班上全是彝族? 文定飞:还有蔡家,苗族,汉族。但是她们不好玩。 阿诺阿布:那他们觉得你好玩吗? 文定飞:好玩。 阿诺阿布:你知不知道有一位诗人叫吉狄马加,有一位省长叫禄智明?他们可是彝族人的精英呢! 文定飞:不知道。 阿诺阿布:那你最佩服的彝族人是谁? 文定飞:李海云。(毕节学院声乐专业学生) 阿诺阿布:只有李海云吗?我也认识她呢。 文定飞:还有一个姓苏的老师。(苏涛,民间音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