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对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之乡”——板底

2012-2-15 18:27| 发布者: 苏月飞阳| 查看: 11826| 评论: 0|原作者: 阿诺阿布

摘要: 撮泰吉的演出,原本有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日期、特定的含义。它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毫无疑问,它是戏剧中的戏剧;它的面具如果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它肯定是造型艺术中的造型艺术。但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彝族村寨,它 ...
对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之乡”——板底

阿诺阿布:撮泰吉到今天也还是只传男不传女?

陈劲松:是的,一场完整的撮泰吉需要四五十分钟,其间有许多场景是模仿人类交媾动作。在性方面,彝族是一个含蓄的害羞的民族。

阿诺阿布: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都来你们板底拍摄过《撮泰吉》、《山寨传奇》等片子,你应该看过吧?你觉得有哪些遗憾?

杜重飞: (板底乡党委副书记)我不懂影视,但我相信好的镜头会表现出人的内心,事物的内心。在韭菜花场拍火把节,有一老师激动得泪流满面。场面看上去挺壮观,但是真正好的东西没有深入挖掘。比如说大家围起圈子跳舞,究竟跳的是什么舞,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们也不知道。而且就是一种舞蹈配着一首歌一直跳,体现了场面,没体现内容。像火把节最经典的场面——扫火星,也没有。当然,扫火星,我到板底工作五六年也只见过一次。说起来,今天唆嘎村也不在了。总的说来,他们没有对彝族文化尤其是板底文化深入了解,很表面化。

阿诺阿布:全国摄影家协会来你们板底调研,他们的镜头展现板底的山川风物,同时也凝固了板底的贫穷、落后。而你们戴上面具被摆拍一通之后的照片,有一天将摆放在北京一个白领的办公桌上,供他们猎奇或某种精神上的自我陶醉,而他们并未对你们的存在、保护和发展起到一丝积极作用,如果这是真像,你有什么想法?

陈劲松:如果单单是为了艺术上的收获来表现的话,没必要。这是一种歧视,严格说是一种侮辱,是一种不道义的做法。纯粹为了个人的获奖,而将自己所谓的艺术建立在别人的苦难之上,这是不道德的。在民族层面,国家层面都应该受到谴责。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