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对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之乡”——板底

11921 0 2012-2-15 18:27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阿诺阿布

撮泰吉的演出,原本有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日期、特定的含义。它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毫无疑问,它是戏剧中的戏剧;它的面具如果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它肯定是造型艺术中的造型艺术。但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彝族村寨,它 ...
对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之乡”——板底


记者手记   虽说我自小长在农村,阅读农民、土地、粮食、社会各阶层分析之类的书并不算少,身边也有做乡长书记的同学,但是对乡政府的工作我并不了解。平时听得多的也都是拿乡镇干部开玩笑的段子。老实说,我从没有走进过他们的内心。昨天赶到板底乡已经是下午六点,吃过饭,在炉子火边和干部们闲聊,八点钟,书记通知大家开会。上到三楼会议室,热热闹闹的坐满三十多个人。这些年来,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铺哪里睡的我,的确被吓了一跳。他们的工作方式是五加二,白加黑,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说得书生气一点就是没日没夜。

板底乡4.jpg

阿诺阿布:我听你们的校长介绍说乡政府今年奖励了全乡十三个考取大学的学生?

陈劲松:是的,今年我们奖励了十三个,其中九个彝族,四个汉族。我们乡属于零财政税收,但是经过乡政府决议,我们硬是从办公经费中挤出钱来奖励考取大学的学生。考取一本的给五千元,二本的三千元,进全国十所名牌大学的我们给一万元。今年总共发出奖金四万五千元。我们是全县最穷的乡镇,但对学生的奖励是最高的乡镇。乡党委正在积极探讨,准备把小学考初中全县前两百名,初中升高中全县前两百名的,也给予奖励。

杜重飞:另外,经过乡党委决定,今后,凡是我们乡,不管是彝族苗族还是别的什么民族,只要按照自己的民族传统办理的婚丧嫁娶,我们奖励一千元。

陈劲松:针对板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有一个特别规定,凡是培养出一个毕摩,我们奖励一万元。

阿诺阿布:《阿西里西——来自板底彝乡的召唤》MV和《板底彝族民歌选编》一书,是你们政府正在主抓的文化工作,把文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才提出的,可你们从去年就开始大张旗鼓地执行了,你们也太超前了吧,这是政治的敏感呢还是现实的需要?

陈劲松:说不上政治敏感。主要是好多传统的歌曲现在会唱的人越来越少,许多优秀的曲谷流失在外。之前成立有民间组织——彝族民间文化收整组,由于没经费,夭折了。现在由乡党委承头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抢救。

文启扬:(板底中心校副校长)目前我们收集了一百零八首。还有一些月琴曲,锁唢曲。内容包罗万象,有儿歌,孝歌,阿买恳,敬酒歌,山歌,其中以曲谷为主。我们基本上都是请老人唱,年轻人记录整理。老人们也觉得应该抢救。去年端午节,我们请几个老人录音,最后大家争着来录,很感人。大家都是业余时间做,前后花了快两年的时间,现在才完成初稿。

龙光艳:(板底中心校音乐老师)每年“多彩贵州”(贵州省委打造的一档)别的单位都是请教练这样那样的排练,我们往往是临时上阵。没有哪一次不过关斩将,晋级进入全省总决赛。这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像今年,我参加贵阳的一个学习班,在北京参观的时候,接到县委宣传部电话,要我马上赶回来参加“多彩贵州”比赛,我说我人在北京,他们给我报销机票我就赶回来,他们说报销不了,最后我们乡政府听到这件事,陈书记说,你马上回来,他们不报我们给你报。

阿诺阿布:1918年,基督教进入板底,许多村民受礼。其它地区的彝族没有信奉基督教及佛教的,彝族是祖先崇拜和自己的图腾崇拜。也正因为彝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有学者认为这是彝族之所以各自为阵,一盘散沙的原因。

陈劲松:二零零六年,是我们板底中学的百年校庆。当年我们板底中学就是基督教在板底的一个分支机构。大多数参与基督教的群众,出于好奇,他本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信教。

杜重飞:教徒以老年人和妇女居多。文盲和半文盲者喜欢信教。

阿诺阿布:人们热衷于谈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就撮泰吉而言,现在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已经完全可以打造出更完美的撮泰吉表演方式,国家这么认可它,它的演出场地应该在国家大剧院之类的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撮泰吉仍然在板底,它仍然是民族的而不是世界的。

陈劲松:民族的首先就是民族的,然后它才有可能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壤,它都会变质,甚至坏死。在自然界,山上的一草一木,离开原来的地方,任凭你百般呵护,它就是长不活。

阿诺阿布:你们提出了“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的思路,但是省里乃至国家层面都在提倡工业化,你们的策略是不是有些边缘化了?我是说,你们的战略部署决定了你们得不到大量的工业项目资金。没有资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难啊!

陈劲松:这不是我们一时头脑发热,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我们提出这五大战略,是充分摸清了板底乡的实际情况。板底乡是一个深山区,石山区,穷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我们的目标是让五千八百九十五人两年内脱贫,两年内在全县排名往前靠近,三年内赶超其它乡镇,四年见成效,五年大提高。

阿诺阿布:你们凭什么有这样的把握?

费文玉:(板底乡纪委书记)举全乡之力,利用板底与众不同的气候条件,从板底到六盘水市的中轴线两边,大力发展四季蔬菜和反季节蔬菜。这一项,保守估计,每个家庭可增收一千元以上。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大量普及党参、半夏种植,这一项,可增收两千元以上。科学兴建现代化养殖场,扶持一些养殖大户,带动一批养殖专业户,我们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陈劲松:短期看,杀鸡取卵的工业开采是有着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污染企业迟早肯定是要被取消的。煤矿采完后,剩下的只是贫穷,只是灾难。企业可以另谋生路,可以不管,但国家不可能不管。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是消极而是积极地为国家分忧解难。我们板底主打的是生态农业,不但不会被取消,反而会得到大力扶持。况且,现在的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我们当前吃点小亏,灿烂的前景将属于我们。

杜重飞:旅游主要看的是文化,真正能为一个地方带来利益的是深度旅游。我们倾力打造和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上符合国家战略,下结合板底实际。景观旅游往往只是一次性消费,而人文景观,只要做得有特色,可以百看不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