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之乡”——板底
陕北的《东方红》,它旋律摆在那儿,随便你改,万变不离其宗。 记者手记 创作于板底乡的中国十大民歌《阿西里西》,在广袤彝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她一反彝族音乐淡淡忧伤的风格,以诙谐欢快的曲调,成就了彝族音乐的另一个高峰。曾被选作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开场曲。优美动听,轻快悦耳的旋律,板底乡妇孺用彝语清唱,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阿诺阿布:阿西里西是第一个搬上银幕的舞蹈,这首歌曲是中国十大少数民族歌曲之一,当年曾经进入中学课本。我们2008年做《阿西里西——中国彝族音乐新世纪之旅》的时候,奥杰阿格曾改编过这首曲子,你听过我们改编的版本吗? 刘明聪:(板底民间音乐人)我听过,你们改得很有气势很有意思。 阿诺阿布:你不担心我们的版本流行普及时也就是原来的版本消亡之时吗? 刘明聪:原来的版本不会消亡,因为它太简洁,太上口。就像陕北的《东方红》,它旋律摆在那儿,随便你改,万变不离其宗。我说它不会消失,也许乐观了点,现在学校里的娃娃不会唱彝歌,创作型的歌手太少,最近两年虽说冒出了一个两个,但变味了。 阿诺阿布:你们乡政府收集民歌,组建阿西里西艺术团,请作家、摄影家采风,目的是让你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对自己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政府的这些努力,自然得花掉许多本应用在改善你们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方面的钞票,你们认同政府的这些做法吗? 刘明聪:这是长远的,精神方面的,应该,我认同。修路建房固然重要,但是彝族歌曲的传播和传承也重要。现在板底的许多彝歌都失传了。做出来的音乐,大都是一个调。事实上彝族音乐,分得很细,不全是山歌。不同的场合才唱不同的歌,但是现在什么场合都在唱曲谷,这很不好。 阿诺阿布:《阿买恳》表达了彝族恋爱自由婚姻不自由的传统,今天板底的婚姻走出了《阿买恳》吗?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送她上完大学,你愿意她远嫁国外或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吗?你愿意她嫁给外族人吗? 龙光艳:原来的《阿买恳》说的是恋爱自由婚姻不自由,现在在板底,男女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全自由。我和我的男人当年也是在歌场上自由恋爱的。至于我的孩子,只要她喜欢,我不会在乎什么族别国别。 阿诺阿布:如果这样,那她的子女也即是你的外甥们,他们就不会说彝话,唱《阿买恳》,跳撮泰吉。也就是说,从你的下二代起,彝族文化也就没有了。而如果你选择让你的女儿留在山上,嫁给一个彝族,他们的下一代肯定会说彝话,唱彝歌,会跳撮泰吉,他们才是彝族文化真正的传承者。从这个角度而言,你今天的种种努力是不是在断送彝族文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