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有灵魂,无魂不会生,人生魂来附,人死魂先去”。在彝文献《祖神源流》有这样记载。在彝族原始的宗教 ...
-
阿计营土司衙门始建于明朝时期,坐落在今黔西南州兴仁县新马场乡营上村。房屋依山而建,正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 ...
-
为进一步做好彝族文化研究,保山市借助保山学院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对外交流合作的积极态度,2010年8月在保山学院成立了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 ...
-
民族文化有其最核心、最本质的成分与因子,这些成分与因子是其他外来文化所无法替代与取代的,它一直依存在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彝族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 ...
-
为了弘扬和谐文化,传承彝族文明,构建和谐雷波,同时也为了拓宽雷波旅游渠道,提升雷波的旅游品味,经雷波县语委研究,决定征集关于“孟获”的学术论文、野史传闻、民间传说和有关龙马湖、孟获庙的趣 ...
-
“阿计营”土司遗迹初探(二)
—浅析彝族土司统治阿计营569年
贵州黔西南州彝学会 刘金松
土司制度是元朝开始设置的一种封建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 ...
-
关于彝族毕摩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巴莫阿依/彝族旧称倮倮,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的滇、川、黔、桂四省区和中印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的部分地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彝族有6578524人,在 ...
-
“阿计营”土司遗迹初探(一) ---贵州黔西南州彝学会 刘金松(尼几诺松) 彝族起源于“若水(彝语,“金沙江”,今天的金沙江流域)”,原来居住在金沙江流域的安宁河两岸。后来一段时期南渡金沙江定居洛宜山地区 ...
-
南诏对中华民族的六个贡献 :第一、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可巨大的贡献。 第二、对社会的安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南诏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四、推动社会进步。 第五、民族团结 ...
-
为了推动彝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弥勒阿哲欢歌艺术团计划年内出版一部《爱佐与爱莎》研究文集。你对彝族文化研究造诣深厚,在彝学学界中很有影响,望赐予稿件,稿费按国家核心期刊支付。
-
访彝学专家杨甫旺教授,访谈背景介绍:2011年6月1日,是西南民族大学60周年校庆,西南民族大学举行了六十周年校庆暨彝学学科发展高峰论坛。走过的六十年是党的民族教育成功实践的 六十年,是彝族人才培养的六十 ...
-
新时代彝语文教学如何弘扬彝族传统文化,作者:吉布呷呷。摘要:彝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广大彝族教师要把弘扬彝族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彝族文化堂堂正正屹 . ...
-
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文/索卓索玛 ,水西安氏自蜀汉后主建兴三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世长水西1474年。最终,清康熙三年(1664年)那场惊动全国的“吴王剿水西”战火,使得这个家族以及这个家族历史 ...
-
乌撒是古代彝族在黔西北建立的地方政权,实行过长期的土司制度,发挥了维护地方安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对于乌撒土司的研究,需要根据彝文、汉文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 ...
-
禁忌的本质特征就是虚构危险、恐惧心理和自我限制及消极防卫, 通过制约人的行为, 使人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是彝民族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禁忌是约束规定社会行为、信仰行为的观念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