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胞们大家好,我叫俄雷拉布,小凉山马边永红人,现还在读大学。
彝族有着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习俗。
自从新中国的国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时候,彝族人就开始从奴隶社会直接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
-
彝文统一的历史依据与现实发展需求
师有福
【摘要】 彝族文字起源于绘画占卜,在古代彝族地区是一种统一的文字符号体系,并且,彝文是与甲骨文 ...
-
关于2013年滇川黔桂彝文古籍第十五次协作会
第十届全国彝学研讨会征稿的通知
经协商,滇川黔桂彝文古籍第十五次协作会、第十届全国彝学研讨会将于2013年在四川召开,拟在会前出版会议论文集,请各相关单位组织 ...
-
影响毕摩传承的主要因素
作者:杨仕荣
毕摩是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彝族的神话传说、祭祀、文字、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方面,都鲜活地保存在毕摩的脑海、口语相传中,他们在彝族群众中具有“师者”的地位和风范,担 ...
-
第一号通知:
第六届国际彝缅语学术研讨会暨西南民族大学
彝缅语研究中心成立挂牌仪式
2012年11月02-04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成都
西南民族大学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文》杂志社及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 ...
-
浅谈凉山彝族生活习俗的历史演变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民族中学 吴华清 熊阿牛
内容摘要 :凉山彝族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与生活习俗。注重阐述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彝族服饰;独具 ...
-
古彝文的规范统一与彝民族认同
作者:王明贵(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 出处:《贵州民族报》2012年5月2日
内容摘要 古彝文没有实现规范与统一,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各种原因。历史发 ...
-
奢香九驿,水西十桥及四八土目
文/阿哲鲁仇直
一、奢香九驿
奢香九驿即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因无端受贵州都指挥使马晔污辱,忍辱负重上京面见朱元璋,揭露了马烨仇视彝民、挑衅滋 ...
-
关于“布(毕)摩文化论坛”征文的通知
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
根据《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现面向社会聘请99名兼职研究员。有关事宜如下。
一、条件
1、毕节学院有 ...
-
可乐“套头葬”墓葬文化及其族属问题初探
文/阿哲鲁仇直
摘要:2000年秋,可乐“套头葬”的发现,轰动了学术界,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从而掀起了许 ...
-
每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文化艺术传统。长久以来,彝族人民在大中华这片热土上生产、生活,其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具有自己的 ...
-
彝族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民间丰富的文学艺术题材,在新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文艺创作空间,各类文艺作品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影视作为各 ...
-
《爱佐与爱莎》获第七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师有福教授收集整理的彝族创世史诗《爱佐与爱莎》获第七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基金奖,该部18000行的史诗收集于云南省弥勒 .. ...
-
浅谈彝族生活中的吉祥物文化 ------以“羊”和“葫芦”为例 【摘要】谈到绚丽多彩的吉祥文化,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异常的亲切,不论是老鹰、老虎、羊,还是索玛花(马缨花)、葫芦、石榴,都是代表着不同含义的吉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