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学术成果 查看内容

张学立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版发行

10 0 2025-5-9 17:08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王明贵彝族人网

原毕节学院(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院长、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工作室首席专家、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黔学研究院院长张学立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 ...

       原毕节学院(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院长、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工作室首席专家、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黔学研究院院长张学立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0)结项同名成果,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于2025年年初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黔西北彝族抄本文献整理和研究.png
       该著主要由导论、上编、下编和结语四个部分组成,共59万字,总序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提供。其中“导论”对选题的缘起、价值、意义、基本概念,以及黔西北彝族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概况等进行了阐述。上编为“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调查整理”,包括第一章“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调查”、第二章“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下编为“基于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彝族文化思想研究”,包括第三章“基于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的彝族经籍文学研究”、第四章“基于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的彝族思维方式研究”、第五章“基于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的彝族生产方式研究”、第六章“基于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的彝族法律道德思想研究”和第七章“基于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的彝族孝文化研究”。

       作者指出,濒危彝族文献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学、哲学、宗教学、文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珍贵资料。彝文是通用表意文字,已使用了数千年之久。彝文是我国成熟的少数民族文字。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彝汉文化的涵化、交融,彝文和汉文曾发生过错综复杂的互动,传世彝文典籍所体现的彝文文字演变的史实,可成为深入探讨汉字演化的重要辅助资料。传世彝文典籍所记载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可谓包罗万象,包括地理、天文、历史、医学、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其中尤以黔、滇、川、桂四省区的历史、地理、灾变等资料最为丰富。部分彝文资料还填补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本资料的空缺。就此而言,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生态等学科的研究,彝文资料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认为,通过对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搜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可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通过对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史料,为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献及学理上的助力。

       据悉,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课题组,由张学立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主要成员有王明贵、王俊、王继超、张斌峰、禄玉萍、马辉、杨岗营等。该项目分为5个子课题,主持及参研人员共有20余人,项目实施历时5年。项目研究成果除《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这部著作外,还形成了5部专著、4部译著、1部文集和50余篇论文,总字数达300余万字。(供稿:王明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