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语言文字 查看内容

彝族母语文学发展研讨会纪要

17208 0 2009-5-4 15:57 发布者: 沙玛阿布

改革开放,传统民族文化开始复苏(部分的,残缺的),乡村社会进入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自然主义文化在没有新文化体系的情况下具有了一定意义和价值。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外地发生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乡村社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没有得到发展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严重退化,新文化体系没有建立,出现了严重的文化缺失。
当整个社会的堕落的时候,彝族地区当然难以避免。
我们经常说当社会在堕落时,造就了一批为富不仁的富人,而穷人还保持了勤劳、朴实的本色。但是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社会堕落的时候,穷人也会随之而发生堕落,而他们堕落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整个社会的堕落。    (黑砖窑事件;东莞凉山童工事件;贩毒者千方百计的发展吸毒人群——这是弱者对弱者的祸害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二、一点认识和思考
乡村社会的族群在努力地想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体系,以建立起和谐富裕的乡村社会,但这个过程很艰难,因为传统法则没有执行的保障力,现代法则的执行代价又太高。这个文化体系的建立也不可能快速完成,它需要太多的社会因素。越西县某乡某村的“结拜兄弟”。
乡村社会需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新文化体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体系呢,我认为这种文化体系要能让个人能同社会对接,而不是通过家支、家族,或某种类型的组织作为中介。那么这种文化体系就应该以民主、自由、仁爱、希望为内涵的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
文化发展是社会革新和发展的前提,而文化的发展是以文学艺术的创作为标识的。因此,这种文化体系由文学艺术创作者做成文学艺术产品,由这些文学艺术产品完成对族群的教育和社会的教化。
互联网是彝族文化最好的传播媒介,VISTA系统有了彝文的输入功能,这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时长日黑(四川省彝文学校)
 
 
彝族是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和文学使命的民族,具有诗歌创作能力,是生活在诗歌花丛中的一个民族。无论何时何地都具有我们彝族独特得形象和想象力,是拥有诗得语言,表达出抽象思维的民族。两天来得会议,各位专家学者教授就彝族母语文学艺术传统的承继、发展开发等问题发表自己独到得见解、看法和提出了一些措施。我,为我是彝族人民得一员感到骄傲。作为彝族母语文化得一个传承者,我为自己和同胞们为母语文化文学艺术得发展所做出得努力而感到欣慰。我们博大精深得文化使我们得民族渐渐走向世界。一个没有自己母语得民族,这个民族的文化是残缺得文化;一个没有自己母语作家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文化是一种不完整的文化。随着几千年来彝民族社会的迁移和变迁,彝族是在创造本民族文学艺术的变化、转型、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彝族的母语造就了我们民族的诗人、专家和学者;彝族得母语文化造就了现代得彝人。彝族得母语作家借母语得笔来重塑我们民族得思想和灵魂。把我们本民族得灵与魂血淋淋地展现了出来。表达了我们对于母语文化得向往和追求。我们得母语文学作品对于传承保护我们的文化,提高我们母语文化水平是起到不可估量得作用了的。但从文学艺术的功用和使命而言,彝族母语文学作品在唤醒我们民族走向文明是必不可少的!离开母语来研究和发展我们得彝族文明,那是空谈,是不可能实现的!
 
 
白海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分部工作人员美国人类学家)
 
 
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这个“彝族母语文学发展研讨会”。我本身是人类学家,在曼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我个人认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做这些事情是大有裨益的,也因此常来中国。最近和侯远高老师有项目合作,这和你们今天谈到的课题有很大关联,即,用彝语来做一个广播剧或电视剧。主要目的是预防吸毒、艾滋病、儿童拐卖等事项。而且我发现我们可以在本地用母语来搜集文学、艺术方面的材料。用母语戏剧等形式来当地做宣传。
联合国教科文是国际组织,专门支持各地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其中,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因为丢掉了文化就等于丢掉了灵魂,所以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世界上各种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很早之前,联合国就有个关于文化遗产的公约,其中丽江和故宫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不久之后,联合国发现,文化不仅包括有形文化,也包括无形文化,如语言、音乐、诗歌、甚至是被人忽略的仪式。所以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发表了“文化多样性宣言”。获得了所有联合国国家代表的一致通过。其中,所有国家都支持每一个民族的孩子能用自己的母语来读书,认为他们有这个权利。2003年组织将这个宣言来当作公约,并与另一个关注世界遗产的公约并行。后者则关注文字文献方面,如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就是通过它来成为世界遗产的。这些都可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很重视无形文化的保护的。每年的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每年周年组织都会推出特殊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发表《世界濒危语言图谱》,这本书将所有濒危的语言都包括了进去。今年组织还是觉得很担心,因为他们估计在今年会有6700多种语言会消失,到了2100年,世界50%的语言会消失。所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努力地在各国实行语言保护项目。其中2008年是“国际语言周年”,在一年之内,组织给了各个大学很多资金做项目来保护自己的语言。
但是我在多次查阅网站中发现,在保护“无形文化”的项目中,可以包含濒危语言这项。这在非洲、欧洲、太平洋都有很多项目。中国已经成功了两次,但是太少。一个是北京中央科学院02-05年,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项目,主要是搜集和记录材料,另一个是在云南做濒危语言的工作,从04持续到05年。我可以再帮忙查询一下,还有些什么好的项目能申请联合国教科文,来支持大家继续这个已经做得很好的母语保护工作。
再次感谢大家能给我这个机会,看到你们为自己的母语做出如此努力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下去。这个会是很好的开头,它是第一次,但不应该成为最后一次。
大会评议
主持人:马尔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