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是古朱提今鲁甸人
2008年7月29日,西南民族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沙马拉毅(彝族)一行到鲁甸“寻根访祖”,考察探寻杜宇与朱提山的历史渊源。在考察鲁甸野石山古文化遗址后,与昭通市、鲁甸县彝学会有关人员一起,对当地的彝语地名进行认真分析,他说:“野石”从彝语语音看,应是“水边”的意思,“普芝噜”(野石山附近)在彝语语音中应是“祖先居住的地方”。在春秋时期,野石山正处在“千顷池”畔,普芝噜与野石紧紧相连,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居住。沙马拉毅高兴地说:通过这次考察,可以说我们这次“寻根访祖”已经有了收获,普芝噜就是彝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是彝族的发祥地。可以说杜宇就出生在鲁甸。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印证:得出结论,杜宇与梁利皆为朱提人,各为一部落。早期生活活动地区和部落在古朱提地区今昭鲁坝区的马厂、普之噜、野石一带。这一带是杜宇、梁利的家乡,其根亦在这一地区。本文所述虽余韵不足,但相信随着鲁甸地下更多的考古发现,很多疑团会一一破解。 二、杜宇在古蜀国称望帝 杜宇在蜀称帝,应从鱼凫国破说起。关于鱼凫国破,古文献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蜀王本纪》载:“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华阳国志》说:“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还有一个版本的《蜀王本纪》则说:“(鱼凫)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