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历史学 查看内容

杜 宇 寻 踪

2012-2-15 14:53| 发布者: 苏月飞阳| 查看: 22502| 评论: 0|原作者: 晏 权|来自: 中国彝族网

摘要: 关于杜宇氏族的说法有多种,一些问题尚有争议。但从有关史籍和考古中确定,杜宇就是朱提人。又据有关专家考察证实,与鲁甸现有地名应证,杜宇氏族最早就居住在今鲁甸野石,并与彝 ...
杜宇是古朱提今鲁甸人

从有关史料记载,昭鲁坝区是彝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一个世代生息繁衍在乌蒙山区的民族。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中说:“彝族是元谋猿人故地金沙江和乌蒙山的土著,由虎尸解而成天地万物的彝族创世史诗《梅葛》,至今尚在乌蒙山和金沙江之间流传。”春秋时期,以人为主的昭鲁坝子已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而山区的“昆明”人等仍处于原始部落时期。故从古籍中寻其迹,得出结论,杜宇与梁利皆为朱提人,各为一部落。

(二)、从出土文物看:

马厂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鲁甸县城东北部约5公里的茨院乡葫芦口村,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5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到昭通普查时发现。19803月,省、地有关部门再次对遗址进行调查并试掘。1982年文物普查时又作进一步调查,经省、地文物部门和有关专家多次考察鉴定,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村落遗址,距今约4000余年。出土文物有陶罐、陶瓶、陶碗、陶钵、陶勺、陶片、石锛、石刀、石斧等,属生产工具,石质坚硬,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精良。另出土铜斧、铜剑各1件,器形古朴,制作粗放。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文化层较厚,保存较完好,周围环境优美。

野石山遗址:位于文屏镇普芝噜村野石,距县城4公里。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在田间地头耕作中常常会从地里挖出陶片、陶罐等物。1982年文物普查时,通过考察,初步确认是一处规模较大,文化层较深,内涵丰富,破坏较轻的村落遗址。200245日至65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市文物管理所、鲁甸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野石山遗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田野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发掘简易陶窑1座,灰坑2个,柱洞20个。出土文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和铜器,陶器以夹沙黑陶、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黄褐陶、红褐陶及个别灰白陶,器物多为素面,发现的纹饰有绳纹、戳印纹、刻画纹、压印的旋纹和轮制旋纹。可辨器形有罐、壶、杯、碗、盆等。其中以罐的形制为多,陶纺轮出土较多,共有116件。石器主要有斧、石锛、刀、箭、石簇等。这次发掘共出土器物369件,陶片400袋,其中陶器252件,石器100件,铜器13件,骨1件,矿渣1件,树皮制品1件,铁器1件。遗址平面分布形状略呈长方形,遗址西面靠山,东为田地,交通便利,自然地理条件较好。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