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ei 于 2011-9-27 00:11 编辑
&site=[Discuz!]&from=discuz&menu=yes" target="_blank">
电话:15923315617
邮箱:ewenshi@sina.cn
活动性质:家族聚会
活动地点: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
活动目的:叙祖,修家谱
报名电话:15923315617
投稿邮箱:ewenshi@sina.cn
Q Q 咨询:505163370
报名截止时间即日起至2012年8月26日
通知
赫章民族古籍办(即翻译组)辛苦工作多少年,于年底根据《俄索抵所》、《乌撒四将》等彝族简史及《彝族创世志.度谱牒》等翻译了《乌撒四大幕濯世家》的源流,(详见《彝族演变简介》)。彝家后代子孙看了,非常感兴趣,要求拟写文氏家谱。
建国以来,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已经成为战胜各种困难的巨大力量。现在,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已逐步成为各民族、家族的凝聚力。不少人追根朔源找祖宗,四面八方找源流,写通书,修家谱。搞通家史,服务现实,坚定信心投入到当今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去。但是“文”姓家族的历史比较复杂,从明朝初开始就分成“八大支系”,涉及的人多,分布面广,从时间表上,精力上,经济上都难以承担。根据部分同志的建议,只能分支系去搞《文氏支谱》。现在打算搞《彝族演变简介》内提出来的四大支系,即土谷珠阿韦家支,主要居住在威宁的观风海、陆家大营、黑石,赫章的土谷珠、平桥、诺素、发土戛、登亨、发达、朵嘴、各倮谷、尼那戛,威宁的栽木凯、拖倮冲、水城的发箐、红岩、南开等地的“文”姓家族。这第四家支的籍号“博索嫩液,麻博阿苇”。
接此通知者,请你征求你所在的村寨“文”姓家族的意见,在一个月内反馈信息,并动员有经济实力的文家子孙,首先集资筹办经费,作为翻译费、笔墨纸张费,深入村寨召开座谈会的车旅费,审稿的生活费等(各家各户所需的的家谱书籍费,稿子审定后,各家自出)。
这本《文氏支谱》探取“大坝合龙”的部分进行,在一个村明确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富”字辈开始,往上登记九代(及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夭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上下两头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家谱。特此奉告,征求意见,并推选家谱编撰委员会成员。
彝族演变简介
(根据彝文古书翻译整理)
(一)哎哺希弭 遮热拖:彝族的老祖先哎哺希弭遮热拖,在前16世纪在云南保山到缅甸一带建立了“天火国”并称皇帝。
(二)液数国:从希弭遮传到液数国约前十六世纪到约前1066年,希弭遮传十四世纪至道弭诺,成立“液国”即地王水星国。
(三)武洛撮:自西周初年前1066年——前771年武洛撮帮助周周武王封伐西南叛乱时期。
(四)笃弭:从武洛撮传至笃弭第三代统一了天下,笃弭做了君王后迁址于沾益,并封后裔为六个大宗侯国,即六祖。
(五)1.弭阿苦以太阳为星宿为武王成立滇国;2.弭阿克以太阳为星宿为乍侯王,成立夜郎国;3.弭阿热以云雾为星宿称糯侯国,成立巴国;4.弭阿卧以晨雾为星宿,称恒侯王,成立巴国;5.弭克克以中央之天干戊星宿称毕侯王,成了中央皇国;6.弭齐齐以中央之天干为星宿,称默侯王,成立白夷国。
(六)弭克克传至第七世子孙阿德毕布,迁址沾益、东川、宣威。——从笃弭到阿德毕布约前770——前221年。
(七)从阿德毕布又传三代至糯克博,迁都于赫章可乐。秦始皇时期(前221——206)置为汉阳县。西汉时期(206——公元23年)划除汉阳之部分故土归平夷县。
(八)毕侯王弭克克的后裔俄索即乌撒派守汉阳县之西部,因盛产战马及运输良马,号称“纪俄沟”,弭克克即毕侯王的中央皇国迁府至今天威宁的“纪俄沟”,彝语称“吐祖禄我阁,巴的果”。
(九)毕侯王弭克克的后裔糯克博的中央皇国自迁到威宁“纪俄沟”之后,统四个邻国即小国。——
(十)1.纪阿态(西昌国);2.黔遮搬勒(安顺国);3姆珠费底(盐津国);4阿珠赤我禄(沾益国)。
(十一)毕侯王弭克克的后裔俄索即乌撒传到第六代至阿蒙即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迁府至威宁陆家大营,封后裔为四向防部慕濯。
(十二)1.阿蒙阿迭据守女博,即威宁牛棚;麻博阿韦据守马摆即今威宁黑石头;3阿蒙居于据守龙场,即威宁龙场;4阿蒙液嫩据守阴底。
(十三)汉光武帝时期(25——57年),六祖弭齐齐默侯王后裔勿阿纳从东川打入宣威,建立直努阁蒙,乌撒所属的中央皇国被降为其所属的相国之一,默部后裔纳阿宗住守可乐,宗阿杓住守叙永,杓阿妥住守毕节,妥阿哲住守水西。蜀汉时期妥阿哲助诸葛亮征南有功,成立了罗甸国,为国王。罗甸国即战国时期的鲁及故国,共直属目三十七部(即慕濯),唐朝时期以南诏国为中心称东方三十七部乌鸾。
(十四)俄索即乌撒长期以君长国自居,不服勿阿纳中央皇国领导,一直以“吐祖禄我阁,巴的果抵初”自称,加之地处巴、蜀、滇、夜郎故地之结合部,世称白夷君长,领有自己后裔四大白夷慕濯隶有二十四个慕濯部。
(十五)东汉时期乌撒后裔态阿蒙君长所封的四大白夷,即阿迭、阿韦、居于、液嫩。称父子连名阿蒙阿迭属滇国称土索阿迭;阿蒙居于系宣威之德毕部;麻博(马摆)阿韦系沾益之阿卓赤部;阿蒙溢嫩系苴侯之果术(古蔺)部称四大白夷兄弟部族。
(十六)乌撒之四个子部:
1、“色翁中”,占牛棚、中水、石门坎及赫章的恒底、中寨、着多,以盛产杨梅而称“色翁部”。其部首目阿迭慕濯据守牛棚,以防盐津路进敌,明代改封阿迭后裔阿大。赫处为色翁部首目,据守着多。中寨古。这就是后来的“罗”姓家族及部分杨、陈、李、熊、苏、冯、张等姓。
2、“乃恩部”,占观风海、陆家大营、黑石、葡萄井、马摆、结构、金钟、马嘎、发土嘎、等亨、尼那嘎,栽木凯、发箐、红岩、南开、拖倮冲等。“乃恩部”首目阿韦据守马摆,以防东川路。明代阿韦的后裔巴的纠哺阿勺被封为“乃恩部”首目,据所今新凉山陆家大营,这就是后来的文氏家族。
3、“色托部”,占威宁龙场、梅花山、窝、珠市一带,以盛产棒子而称“色托部”。这就是后来的龙、陇、张、李、陈等姓。
4、“卢烘部”,占赫章之古基、哲庄,毕节青松、阴底、青场、纳雍姑开、勺塔凯、马块、玛果等地。“卢烘部”首目据守阴底,以防总机河之路的进敌。这就是后来王、安、陈、杨等姓家族。
(十七)“文”氏家族的源流:
麻博阿韦居沾益四方井之大石板柳树坪,是沾益四将之一。明朝初年(公元1368年----1410年),乌撒土知府后,重新调整部目,封麻博阿韦后裔阿勺为威宁巴的博邹起(即今新凉山一带的慕濯大官,以防东川之路的进敌)。他召集阿韦氏八大家于盐苍坟梁子脚下祭祖后,分成八大家支:
第一支:居于阿鲁抠,即今陆家大营,其首目受封为宣威一带的慕濯大官,防东川之进路,籍号为“博索嫩液,麻博阿韦”。
第二支:是姆史启阿韦,以管理十二个牧群而称为“捞葱”家支,籍号“法吐嫩液,麻博阿韦”。
第三支:迭凯阿韦(在今威宁的金钟至城关及达芳、百草坪一带),以掌管灯火之类的东西,故称“腊邦”家。其籍号为“勺吐嫩液,麻博阿韦”。
第四支:土谷珠阿韦家支。曾获君国内府祭祀布耄之职。主要居住在观风海、陆家大营、黑石、土古珠、诺素、平桥、发土戛、登亨、发达、独窄、各倮谷、尼那戛、栽木凯、发箐、红岩、南开拖倮冲等地。籍号为“博索嫩液,麻博阿韦”。
第五支:克述迭之阿韦,住陆家大营、古仇迭蒙及术尼朵仁等地,籍号为“史吐嫩液,麻博阿韦”。
第六支:结构洪博启阿韦,住能放陆外,倮舍凯、阿基车、希弭杂仁、启谷等地。籍号为“史吐嫩液,麻博阿韦”。
第七支:结构阿韦家支。主要住结构、安乐等地,籍号“洛那嫩液,麻博阿韦”。
第八支:迁住大方黄家坝。去大方后,改取汉宇“黄”为姓,其籍号“迭吐嫩液,麻博阿韦”。
“文”姓是怎么来的?“公元1403年,阿勺带领“文”姓八个支系的首目去京拜见明成祖即永乐皇帝朱棣,朱棣问“卿家来自和何方”?阿勺答云:“贵州三省!”,皇帝问:“家族何姓?”阿勺答;“阿韦氏”,皇帝说:“啊(长叹),‘文’氏!”所以文姓一是皇帝赐的;二是以祖名之谐音取。
“文“姓家族的字辈,自从取了姓以后,各家支的首目召集有关人取字辈,所以,各不同,有先有后,有多有少。
文氏家族六盘水部
2011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