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西行漫记:彝族与红军令人惊讶的合作

3106 1
发表于 2011-6-14 12:05: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中国大陆逐渐兴起“红色旅游”的概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旅游的方式来缅怀发生在中国的近代革命,从历史和思想根源的角度解释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这也是刺激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手段。

企业家,退休老人,大学生,少先队员...都是红色旅游的积极参与者。有些出于好奇或者对于过去的缅怀之情,有些则可能为了感受那份在中国已经消失了有一阵子的纯粹革命者的激情。延安——中共军队自1935年至1947年的根据地,以及韶山——毛泽东的故乡,都大概是最著名并且最吸引人的“红色景点”。而小型的纪念馆更是在中国星罗棋布,我们今天拜访了其中之一,坐落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纪念红军长征过程中(1934年10月—1935年10月)一件重大事件的纪念馆。

首先回顾一下那段历史。1934年,江西的红军根据地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为了免于全军覆灭,红军决定冲破敌方数条封锁线,进行战略性撤退。这次行军历时一年,共计12000多公里,途径11个省。1935年,红军到达四川,后有追兵,前有彝族人世代居住的凉山天险。为了能够打通入蜀之路,共产党和彝族进行了谈判,并取得了后者的信任。将军刘伯承和彝族当地头人小叶丹按彝族习惯盟誓,巩固了双方的联盟关系。

不得不说,当我第一次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很惊讶。可以肯定的是,彝族人和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关系不太好。在彝族两千年的文明史里,一直沿袭奴隶制的社会制度,等级森严,头人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大地主。那么,为什么一个这样的族群的领袖会和红军通力合作?要注意后者宣扬的是平分土地,取缔一切社会阶级不平等的共产主义。

彝族人应该不会预见到,当时并不强大的红军会在14年后夺取中国政权,当时,红军仅在彝区停留了10来天,相对于宣传共产主义,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从国民党的追杀中存活下来。而在50年代,当内战结束,共产党获得胜利的时候,彝族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也面临瓦解。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
在长征期间与红军结盟的彝族头人小叶丹之孙沈建国,他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家族在这段盟誓之后的种种经历。

评论1

火娃Lv.8 发表于 2011-6-16 14:35:15 | 查看全部
不得不说,我第一次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也很惊讶滴。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