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春暖花开走彝乡]彝家新寨绽放彝族风情 峨边彝区群众连呼“瓦几瓦”

1677 1
发表于 2011-5-3 13:22: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编者按:2010年,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相继被纳入《四川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智并举,乐山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如今,“两县一区”的彝区山村正在发生喜人的巨变。为充分反映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彝区新面貌、彝家新变化、群众新生活。今日起,乐山新闻网特推出《春暖花开走彝乡》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充满民族风情的房屋
  乐山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宋瑞琦)“瓦几瓦”在彝语中是“好”的意思,近日,记者跟随“春暖花开走彝乡”采访组来到了峨边彝族自治县哈曲乡解放村,当地彝族群众说起正在修建的彝家新寨时,不断地竖起大拇指,反复地说着“瓦几瓦”。
  四十多岁的阿祖永波是峨边小凉山里土生土长的彝族人,他们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从今年哈曲乡解放村开始彝家新寨建设之后,每天在施工现场都会看到他带着满脸期盼的笑容和来回走动的身影。如今他正住在离修建中的新寨不远处的临时居所里,等待着新房的建成,每天忙完手中事,他都会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眼见新房一天天建好,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记者看到一栋栋展现现代气息和彝族传统风情的“别墅”都即将完工。走进正在建设的解放村彝家新寨,记者留意到新建的住房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房屋的外墙上绘有彝族传统的牛角和牛腰线,既像普通的彝家山寨,又和普通的彝家山寨有着“天壤之别”。哈曲乡乡长耍古阿彬告诉记者,即将建成的彝家新寨既尊重彝族传统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又增添了现代化的生活用具,比如厨房中设计了彝族传统的三锅桩火塘的同时,又通电、通自来水,为了让彝族群众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旧面貌,在新寨建设中保证“五通”,即路通、电通、水通,光纤通、网络通。
工人们正在加紧新寨建设
     阿祖永波说:“今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对我们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我们很高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彝族群众的关心,彝区扶贫开发‘瓦几瓦’,彝区新寨建设‘瓦几瓦’。”  
     回想起从前在山上居住的老土房,阿祖永波感慨万千地告诉记者:“以前住这个山上,条件不好,村民们草房,最好的就是土墙房了。山上的路又不通,生产生活都很困难。”他指着身后正在修建的“小别墅”高兴地说,这以后就是他们的新家。
   耍古阿彬说,新的住房每户彝族村民只用补贴5.5万现金,其中3万元由政府贴息的方式提供贷款,这样优越的条件让所有村民对新寨建设都非常积极,村民的配合使新房的建设进展十分顺利,预计今年年底村民们就能住进漂亮的“别墅”。
  据了解,解放村彝家新寨占地面积2.05公顷,总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村民41户,共计192人。总投资866万,新寨定位于“彝族风情村落”,力争建成小凉山彝族风情文化窗口、黑竹沟旅游沿线乡村旅游点。
  峨边彝族自治县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至今还存在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全县彝族贫困村49个,彝族贫困户5608户,占全县贫困农户的61%。为改变彝区群众生产生活贫困落后的面貌,从去年十月按照统归统建的方式启动了哈曲乡解放村彝家新寨示范点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峨边彝族自治县还将投入79145.7万元用于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的建设,让2150户共10750人住进新的彝家山寨。(来源:乐山新闻网)

评论1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1-5-3 14:10:38 | 查看全部
表示关注同胞的生活,看到漂亮的房子,心动哦 呵呵!!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