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Portal
动态
中国彝族新闻网
风俗
中国彝族风俗网
文学
中国彝族文学网
彝学
中国彝学网
音乐
中国彝族音乐网
视频
中国彝族视频网
彝人圈
Group
博客
彝人博客
社区
彝人论坛
登录
邀请注册
彩云之南
多彩贵州
川府之国
社会活动
传统文化
音乐舞蹈
彝族年
火把节
诗歌
散文
神话
其他文学
彝学动态
历史学
民俗学
语言文字
学术成果
学者档案
中国彝族网
»
社区
›
社会频道
›
彝乡动态
›
中国・大方2025彝家祭水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中国・大方2025彝家祭水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16
0
苏月飞阳
Lv.9
发表于
昨天 19: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5月5日,一场充满民族风情与文化底蕴的盛会——中国・大方2025彝家祭水节在大方宣慰府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大方县彝学会主办,大方县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文化,助力大方旅游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以及助推大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彝家祭水节是彝族人民表达对自然、神灵、先祖感恩与崇拜的传统重大祭祀活动,承载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活动当天下午14:00,随着司仪一声令下,祭祀典礼正式开始。整个祭水节仪式庄重而神秘,由设祭坛、寻源取水、布摩念诵《取水经》、刀手兼坛师宰牲、布摩取圣水交圣女、诵读祭水文等环节组成,展现了彝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传统。
在祭水活动中,布摩们用古朴的仪式和虔诚的祝祭,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水仪式的最后,祭水队伍按照原顺序排列,布摩主祭按彝家礼仪转圈行退水神仪式,将水送归原处,标志着祭水仪式的圆满结束。
此次祭水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通过举办这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大方县进一步弘扬了民族文化,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为大方县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奢香故里、古彝圣地的文化底蕴优势,通过品牌打造、业态植入、活动拉动等方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了旅游品质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彝家祭水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游客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也为大方县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大方县将继续以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苏月飞阳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8941
Ta的主页
发消息
图文热点
中国・大方2025彝家祭水节:铸牢中华民族共
16 人气
#彝乡动态
李晓旋: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彝汉合璧碑
36 人气
# 语言文字
古彝文图文识别系统与《西南彝志》全文数据
37 人气
# 彝学动态
何菊香 | 类型学视域下滇中彝语倮倮话连动
60 人气
# 语言文字
推荐话题
1
中国彝族网·音乐首发 | 三官寨酒歌《三官寨寨门开》MV发布(彝汉双语)
12813 阅读
苏月飞阳
2
在昭通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与彝族群众共度彝族新年
9635 阅读
苏月飞阳
3
古彝母语独立电影《慕俄格往事》剧本及人物造型研讨会圆满结束
7462 阅读
苏月飞阳
4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字
241 阅读
苏月飞阳
5
中华文化根源探寻 | 彝族文化与伏羲文化渊源关系高峰论坛在筑召开
6984 阅读
苏月飞阳
最新发布
中国・大方2025彝家祭水节:铸牢中华民族共
李晓旋: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彝汉合璧碑
古彝文图文识别系统与《西南彝志》全文数据
何菊香 | 类型学视域下滇中彝语倮倮话连动
普秀芳 | 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研究
张纯德教授访谈录:笔耕不辍致仕廿十年岁
有进展: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协作推进彝族古文
“红河州彝族志丛书”再添新作 《红河县彝
关闭
站长推荐
/1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