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三月三
??
??楚雄牟定最热闹的时候,是三月三。三月三,昆明耍西山,牟定三月三,跳“左脚”。
??
??三月三,上巳节。一千六百五十二年前的三月三,王谢家族四十多人在会稽山阴兰亭聚会,书圣王羲之也在其中。他们洗洗澡,喝喝酒,作作诗,王羲之捻管转腕,写就篇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墨迹没有流传下来,只有摹本,王羲之空中运笔的轨迹也没有留下来,摄像至少迟到了一千六百五十年,那些美妙的空中旋转,令无数后人苦苦追寻琢磨。
??
??夜来临,牟定彝人的左脚舞圈飞转。人在舞圈外抱手闲看,猛一回头,总会碰到火辣辣的目光,此时,人已然在舞圈的中央,递过去的是手,跳起来的是右脚。还好,从右脚跳到左脚,不必一分钟,从脚痒心动看客而融入火辣辣的舞圈,不必一分钟。
??
??牟定大街上究竟有多少个左脚舞圈,那不好计算,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伸手,随时可能点燃一团左脚舞圈。每个舞圈的装束不大相同,歌声也不尽相同,每个舞圈都是旋转的火团。人,上万人,火团里的火苗,跟随口弦和月琴的节奏,完成一波又一波力道强劲的线条。
??
??最嘹亮的火焰,是姑娘的歌声,象花,哦,花,天亮化佛山看去。
??
1、牟定古称定远,左脚舞的故乡,一年一度的“三月会”上,必唱左脚调,跳左脚舞。时间大约是每年的5月初。
??
2、民族服饰是“三月会”上的亮点,各乡甚至各村的服饰都不不尽相同,歌舞之外,服饰也是“三月会”争奇斗艳的要素。
??
3、跳“左脚”,要向当地人学习,自备干粮饮料,其间相机进食,以免体力不支。
4、化佛山离楚大高速公路钱粮桥出口仅十余公里。
秋游化佛山.
在滇中高原素有“左脚舞故乡”之称的牟定县,有一座曾经闻名祖国西南及东南亚的佛教名山,彝州绿色名珠――化佛山。 去年初秋,应几位好友相约,在一个周末的清晨,我们一行三人背着干粮,踩着初秋的朝露,步行旅游化佛山。 化佛山位于牟定县城西北部,又名“小鸡足”、“玉屏山”。据老辈子说,这座建于明代,兴于清代的佛教名山,在鼎盛时期有大小寺庙二十余座,僧众达数百人,是云南境内仅次于鸡足山的佛教名山。 带着对化佛山的神往,在山野和路旁无数野花的夹道欢迎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进入了化佛山腹地,眼前是茂密的森林和淙淙的泉流,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溪边,捧起清澈的溪水一饮而尽,甘甜的溪水驱走了跋山的辛劳。在溪边小息片刻,顿觉神清气爽。抬头眺望,溪流从悬崖峭壁上丝丝缕缕地飞流而下,又蜿蜒曲折地沿着山谷奔流而去,瀑布形成的水雾在林间蒸发,仿佛一缕缕的炊烟向天空中升腾,这就是被誉为“九叠泉”的化佛名胜。山之四野,一棵棵百年老树象一顶顶绿色的巨伞,百态千姿地撑在云雾之中,密密匝匝的藤蔓和寄生草攀满了巨树,苍劲、古朴、莽荒之感油然而生。一些不知名的灌木和零星的枫树,泛着黄、红、紫的颜色,夹杂在万顷绿荫里,显出了五彩斑斓的色彩,有如一幅西方的写景油画。 一阵阵山风袭来,天上云海波涌,山上林涛滚动,犹如铺天盖地的神兵天降,又似排山倒海的万马奔腾。随着山风的呼啸,风铃和钟磬声在山间回响,我们正为没有找到寺庙而发愁,于是,寻着钟声走去,就到了一座叫袈裟殿的寺庙。寺庙由山门、正殿和侧殿构成,庙里的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菩萨等塑像高大雄伟、惟妙惟肖。虽然寺庙有些沉旧,但拾级而上的石梯和宽阔的寺庙遗址,显出了它昔日的大气与辉煌。我们拜谒了神仙,然后在寺庙后的清泉旁席地而座,吃着带来的糕点和水果,听着林涛和鸟鸣,仰看天上的云卷云舒,一种脱离红尘的感觉油然而生。 出了袈裟殿,我们便向山顶攀登。据说在山顶有一个地方,只要用力跺脚,就能听到象鼓一样的声音,我们边走边跺脚,始终没有找到被称为化佛奇景之一的“响鼓地”的具体位置。 在山林中穿行,不时惊起的飞鸟和野鸡会把人吓一大跳。中午,山岚随风而散,太阳的光芒在林间任意倾泻,唤起了树上的蝉在欢快地歌唱,此起彼伏的蝉声如一曲彝家小调在山间回荡。当我们步入一片低矮的灌木林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菌子,惊喜之余,我们便把余下来的旅游计划改成了找菌子。 我们每人找来一根树枝,边走边拨开地上的树叶和松毛,时而找到牛肝菌,时而找到奶浆菌和铜绿菌,不一会功夫,背包和装食品的塑料袋已被装得满满的。 太阳逐渐向化佛山顶滑落,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兴致未尽地下山了。 在化佛山博大的胸襟里,我们对化佛山的认识与感受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据史书记载,化佛山的寺庙和风景名胜还有白云窝、远公庵、极乐庵、宝莲寺、千佛寺、绕顶寺、万佛台、旃檀林、心佛林、雪岭林、古花林、宝花林、绝壁岩、花海、百年藤王、蝙蝠洞等景区和寺庙遗址;还有一年一度的农历立秋日的“赶秋会”、正月初一和十五的“庙会”。据说最热闹的要数“赶秋会”,“赶秋”那天,村村寨寨的各族群众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化佛山,拜佛、跳脚、对歌、做买卖,化佛山倒处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赶秋会”成了当地群众的狂欢节。 来到化佛山脚的庆丰水库,太阳已沉落在化佛山后,西天的红霞和碧蓝的天空中有一两只雄鹰在碧水的上空翱翔,我脱口诵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受到此情此景的感染,我心中的灵感象化佛山泉一样喷涌而出: 清晨入山林,古木蔽日疏。 薄雾轻卷幔,飞流震云浮。 古寺何所在?钟磬荡幽谷。 杂英遍山隅,蝉鸣撼岳麓。 采菌草木下,野鸟惊飞出。 落霞依山尽,流连不归复。
神 奇 彝 州 之 旅
云南楚雄,是远古的博物馆,民族风情园,滇中大通道,绿色生态州。就有了去看看的想法,四月十二号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放假五天,于是我们十八名泳友相邀得以成行。我们大家作了出发前的准备,十二日一大早便兴冲冲地踏上了旅途,一路上我们就像刚从笼中放飞的自由之鸟,人人神彩飞扬,有说有笑,随着音乐的节奏有的手舞足蹈扭起了迪斯科,中巴车载着这群快乐的人,沿着通往彝州的楚大高速公路奔驰。我们达到的第一站:
千年盐都 黑井古镇
到达禄丰黑井古镇已是下午三点,进入古镇的道口修复了城墙,城墙大门的上方书写‘黑井’二字,进入古镇须购买30元门票,跟随导游我们游览了古镇的主要景点,飞来寺,诸天寺,节孝总坊,黑井文庙,大龙祠,武家大院,参观了古法制盐作坊。黑井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06-4-15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楚雄分会场开幕式暨黑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揭牌庆典恰好在这里召开。
黑井古镇位于禄丰县西北部玉碧山下,地处龙川江两侧,距楚雄七十多公里,交通便捷。古镇依山傍江,是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近一个世纪的小镇,曾经是富甲一方的盐都。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自从发现了盐,黑井便成了一个遐迩闻名的地方。因为盐,黑井便有了“煮井垒银高玉碧,敲诗赌酒小梁园”的风雅。昔日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封建中央政权在这里建制,四方客商向这里云集,各种文化向这里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丰富的多元文化体系,致使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在全省、全国独树一帜。盐业的发展,使黑井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云南的财政税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富可敌省"的滇中经济重镇,从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昔日的黑井,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仅明清两代,就有13人中进士。元明清三代,在黑井这块两山夹峙的弹丸之地,就建盖庵堂寺庙56座、文笔塔5座,还留下了不少很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碑。千百年来,黑井盐养育着一方百姓,使黑井成为“富甲两迤”的“财赋奥区”,黑井因盐而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令原始的古法制盐方式失去了其存在的实用价值,黑井亦因盐而衰,无奈中便成为一座“失落的盐都”。然而,或许正是由于作为生产实体的衰落,才使黑井成了一座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名镇”,成为一座弥足珍贵的古盐文化博物馆。至今,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宗教、牌坊等建筑,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镇。黑井历经沧桑的古镇一路坚实走来,发展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成为极具魅力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黑井,这个承载千年历史的古镇,历经千年,古镇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黑井镇具备了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业的基础条件。千年盐都、黑井古镇”成为禄丰县、楚雄州的知名旅游品牌,在省内外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左脚舞之乡---牟定
第二天一大早离开黑井到了牟定,中巴车沿着盘山便道向牟定化佛山艰难地行驶。十一点我们到达了化佛山。化佛山是国家A级景区,位于县城西15公里,是滇中名山之一,历史上曾是佛教圣地。自明万历五年(1577年)始建白云窝寺,到晚清的177年间,共建寺宇13座,极盛时寺僧达数百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1993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化佛山高大耸拔,犹如一只雄狮,坐西向东,昂首挺胸,气派非凡。山上古木参天,筇竹叠翠,奇树丛生,遮天蔽日,藤树缠结,千姿百态。林中小道谷幽路转,溪水潺潺,落叶如毯。古有“风静如家居,昼夜鸾鸟啼”之赞称。山下良田千亩,农舍烟缭。前有庆丰人工湖,水碧波平。后有茅阳峰,穿云绕雾,山前山后,相映生辉。化佛山以山雄、林幽、树奇、花艳、寺古、塔多而被誉为“滇中第一山”。半山腰路旁的一片倒塌破庙周围,高大的树林吸引了我们,停下车留影,其中有棵500多年的大树7-8人都围不了,当地人称之为树王,令我们惊叹,兴奋。
化佛山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且交通方便,化佛山脚的牟定县城,街道笔直平坦、纵横交错,牟定宾馆,共和大厦等大型接待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游览了化佛山,归元寺下山通过万亩茶园真是开了眼界,这么大片的绿油油的茶山还没有见过。到了县城已是两点多钟,吃过饭离开牟定向元谋出发。
人类的摇蓝----元谋
元谋素有“天然温室”之称,一直是云南通往四川的要塞,这里,历史悠久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的史前文化。元谋盆地位于金沙江边的祟山峻岭之间,气候干燥炎热,是滇中地区著名的"热坝"。中巴车进入元谋后,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我们感受到了元谋亚热带气候热的滋味。元谋的城市建设漂亮,热带风光的行道树很有特点,市民休闲广场中央塑立一块自然巨石,上面由薄一波书写的:“中国蔬菜之乡”几个大字。元谋丰富的的亚热带气候,植物资源有了“大花园”“大果园”“大菜园”的美誉。在宾馆休息后,我们又继续上路,目标土林,沿108国道自元谋县城向西行33公里,折道南去,不远就是国家 AA级景区土林奇观了。只见沙石铺地,向纵深弥漫而去,两边的土林,千姿百态地呈现在眼前,使人恍若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土林造型奇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仿佛自己是行进在西域,在这片大自然赋予的"丛林"中倘佯,无不被一种深沉的极富历史余韵的壮美所感染。在每个景点大家都争先拍照留影。元谋土林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路南石林齐名,称之为“云南三林”。土林门票很有特点,小小门票印有土林全貌,写有:“东方人类故乡 梦幻神奇土林”已作为我的收藏品。夜幕悄悄降临,星空中升起了一轮明月,我们离开了土林。
第三天在元谋县城内参观了元谋人博物馆及离县城四公里处的元谋人遗址。早期地层中,科学家发现了两颗类人的牙齿化石。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侧定,这两棵牙齿化石为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属直立人种中的一个新亚种。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古老而神奇的元谋被考古学家们誉为古生物之乡,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原始社会博物馆。离开元谋我们下一目标是永仁。
清凉世界之旅---永仁
中巴车沿着108国道行驶,一路上彝州神奇的自然风光,秀丽的山川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峦峦的大山西部大开发的战役正在这里打响,永仁至武定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中,永仁至大姚新建宽敞的公路也在建设中,不久云南昆明至四川攀枝花就行成了一条便捷的交通大通道。到了永仁方山已是下午三点,进入方山一阵阵的清凉袭过来,大家把在元谋脱去的衣服又穿上,路旁一棵棵长满樱桃的树吸引了我们,导游说你们可以自己去采,馋一馋我们这里的樱桃。我们一踊而上,吃了过够,真甜。永仁方山位于楚雄的北部,是出四川入滇的要塞和佛教圣地,也是宾川鸡足山与四川峨嵋山之间僧侣 佛事活动歇足咏经的必经之地。南方古丝绸之路,成昆铁路,108国道交会于此。金沙江环绕山脚,形成青山环野绿,碧水抱山流之势。年平均气温11c,海拔2400米,气候清凉,有“清凉世界”“攀枝花后花园”之美誉。当天我们游览了元代古刹,诸葛亮古营,七星桥畔探幽,珍珠岩,等景点,令我们心旷神怡,自然景光是攀西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度假圣地。夜晚宾馆的广场燃起了篝火,我们来至云南和四川的朋友向当地的彝族朋友学习跳起了左脚舞,晚会一直到了深夜。
第二天起来,山上空气特别的清新。沿着山顶土路,我们来到了望江岭,站在高高的山间,向远处望去,连绵的群山小了,望不到头,金沙江像一条玉带缠绕在群山之间。我想到了杜甫 :“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的佳句。
咪依撸的故乡---大姚
到大姚县城吃过午饭,翻开导游图,有三个地方可以去看看。 昙华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但时间较紧,离县城45公里,只有放弃。我们选择了唐代白塔公园,大姚石羊镇孔庙两个地方。
我们到了大姚唐代白塔公园,白塔公园不收门票,位于县城西的空筏山上,白塔始建于唐天宝五年,园内有动物园,花卉园,烈士陵园,佛教园景点。
我们驱车来到了历史文化名镇大姚县石羊镇,大姚县石羊镇位于象岭山麓,石羊文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698年)由提举郑山主持修复。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自称孔子后代的时任提举孔尚琨在精心修葺的基础上,新建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雍正十三年(公元1721年),在一些绅士倡导下,新建了大门魁星阁。经过几番修建,石羊文庙更显得宏伟庄严。康熙年间提举郑山主持第一次修建孔庙时,曾铸孔子铜像一尊,置于大成殿内。铜像高2•3米,全身贴金;金身孔子头戴冕旒,手捧朝笏,正额端坐,神态肃然而又不乏慈瑞祥和。现铜像保存完好。据导游介绍,石羊文庙孔子铜像是世界最大的的孔子铜像,铜像历经九年铸成,重2500公斤,大跃进大战钢铁铜时险遭厄运。批林批孔时又有人用绳索套住孔子的脖子,想把孔子拉倒毁了,此时整个大殿摇晃了起来,这些人被吓得跪下磕头,铜像才得以保存至今,从此孔庙香火不断,石羊镇文人倍出。前来孔庙参观的游客争先购买求学表,向孔子像祈求家人小孩学习有成。地处深山僻壤的石羊是神奇,美丽富饶南方丝绸古道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四天的神奇彝州之旅就要结束,中巴车载着这群欢乐的人,也满载着彝州的风情风韵,彝家的真情。经过姚安,南华天慢慢地黑了下来,空中闪烁着明亮,美丽的星星。车内唱起了:永远是朋友 难忘今宵 的歌曲。到达下关已是十一点,神奇美丽的彝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