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德安
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彝族文明习俗独树一帜。具体表现在人群生活生产息习中;彝族人尊老爱幼,礼仪尊贵;
一:家规,丈夫独尊、父母为大、亲戚舅舅为贵、族规等级森严、婚姻同宗近亲及远禁止通婚,忌彝族开亲。丈夫去世后不得擅自投身他人,婚丧喜事、纠纷调解由各自族长出面调解定夺;达成协议后碰杯为证。所以在彝族谚语中有俩句精辟的誓言“一个人值一匹马,一匹马值 一杯酒豪爽气概的惊世语;表现了彝族人气贯长虹人格特征 。
二、礼仪规矩:主伪宾分明;一家中以“火塘”为界右上方为父亲正位、右下方母亲胁位、左上方客人以年龄辈份为例以次下排,同宗家族高辈份者进屋后父亲的位置务必得让。下辈个上辈点烟倒茶等必须是双手相拱;客人进餐女人不得陪客。
三:在公共场合及家庭内等不得说脏话,兄弟媳妇不得正眼对视同宗的长哥们,双方在生活劳动中务必介隔两米以上。小女孩月经来潮后不得在右房间里睡换同童裙后不得与父母亲们做祭祀活动,婚姻没有自主权,身权由父亲及家族父辈决定,身价由哥哥兄弟定夺。
四:婚姻制度、同宗同家族不得通婚,不得乱轮,如果发现有违规者得处以重刑,对犯有违规男女双方由所有的族人共同用大火“活活的烧死”不得留在人间生存。彝族人以其它族人通婚视为不道很可能被永远的开除家族大门。土司不得与黑彝通婚、黑彝不得与百姓通婚、百姓不得与娃子通婚这是彝族几千年的自制法则,违者一律受罚。
五:不得欺男霸女,不得偷鸡摸狗,不得以强凌弱,不得危害周边异族邻里,等等早先的彝族前辈共同在自己的社会生存空间制定了自治条规,并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维护自我社会治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旧的制度衰退、不同社会制度推进,一部分善举的丢失了,今天的彝族融入社会洪流,她将面临着新的社会文明新挑战与自我剥离文明洗礼。
作者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果彝族乡中心卫生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