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去往德昌的火车还得感谢的哥的帮忙,不过也狂去了我三十五块RMB,那二环路还真是能走人! 票是“彝家女儿”(马巍莹)前一天买好了的。预计9号到达成都的,然后与中国彝族网志愿者“彝家女儿”(马巍莹)汇合,可是由于时间算错了,到达成都的时候是10号下午,由于时间紧急,巍莹就直接去了成都南站,我也是火急茫茫的赶过去的! 火车十一日凌晨5点到达德昌,由于买的是过路车,没有位置,就这样两个人挤着回去,不过,庆幸的是最后还是整到了座位,得以养养神。那么早的天,人生地不熟,巍莹从来没有去过,我也只是调查的时候路过一次,还是白天有人带着,根本也不熟悉路,就只好打个摩的到汽车站了,就近找了个小旅馆“下榻”。 一个小时算一天的房费,那个小老头还是不错的,至少为我们开了门,打来了开水。感谢这个地方,还有这个老头。本来应该是很累的,可能是因为快到地方了,没怎么睡就押到了下午,便出去准备物品去了,因为还要为孩子们买些书包呀、文具呀什么的东西。 那是个不怎么大的小县城,不过,比起之前去过的盐源县城还是规整得多了。很热的天气,有雨的味道。虽然是个不大的县城,但第一次逛还是很费劲的,首先是找坐车的地方,第二天要赶往盐源的摸鱼河,今天得把路线和车问好,不然明天就不好走。由于我们只知道摸鱼河,而这里的人们还不太熟悉这个名字,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原来是去往两河口的汽车经过那里。真是无奈,虽然坐过一次(摸鱼河--德昌)。 然后是取钱,德昌较好的一点就是还有好几个银行,比较方便,不过取完钱想跟他们换点零钱就不怎么方便了,说是没有,其实我只是想换点看起来新一点的,以后发给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会很开心。银行里有一个保卫,那里还是比较安静的,主要是两块,我和巍莹就在那里将购买的清单和价格算好了,并将盐源和喜德两个地方的份额分出来。 原计划总是很快的被大乱,这真是凌乱的一路。在北京就将表格什么的准备好,等第二天再去打印,但是紧急的通知将我提前一天送到了贵阳,然后辗转到达成都,最后在成都也没来得及停留,这些表达就只能,而且必须在德昌解决了。取好钱后,就去找了家很“豪华”的打印店,将表格修改了一下打印好,五毛钱一张,一共花去了四块钱,真是天价,五分钟的网络费用两块!人生无处不悲凉。 要买的东西不多,却很杂,有书包,笔袋,圆珠笔,铅笔,笔记本,作业本,橡皮等等,同样是问了好多人才逛到卖场去的。买了三种书包,最后给艳艳选的那个像个男孩子用的,因为给她找了个理由,所以就选了那个。其他物品都买到的时候就是傍晚了,没来得及,似乎也没有要逛一逛县城的意思,就收队回去了。 日志标记: 1、成都--德昌:火车12个小时 车费43块 到达为翌日凌晨五点 正好可以赶早上 去往两河口的汽车 2、书包14个 笔袋14个 圆珠笔一包 橡皮一包 作业本56个(一二年级用) 笔记本一本(艳艳 六年级用) 3、住宿比较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