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在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也在迅速消失。具有保存价值的民间舞蹈就是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给现实的社会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也传承了先辈的文化精华,对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在保护“达体舞”中,抓住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机遇,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规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机制,要借鉴各地甚至国外的成功经验,处理好传统与创新、创新与发展、舞蹈文化与经济发展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达体舞”在保护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利用中保证了传承,在传承中注重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总之,在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中,只要我们处理好这些关系,凉山州的民间舞蹈就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卫红.对贵州彝族舞蹈“垦合呗”的传承和保护的思考[J].铜仁学院报.2010(3)46-51 [2]罗丽娜.刘凯华.中国民间舞蹈的现状透视与传承保护[J].电影评价.2007(9)106-109 [3]陈霞.关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时代文学 .2009(12)28-32 [4]姜磊.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0(15)117-121 [5]杨茂香. 浅论禄劝彝族笛脚舞的保护与传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4)36-38 [6] 张澄宇.传统的背后—凉山彝族“达体舞”的现象分析[J]中国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8(05)11-105 [7]曲木史哈.“民间艺术奇葩——凉山彝族达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