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民族文学 其他文学 查看内容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ꉢꆹꆈꌠꌧꇐꀋ) ...

2011-4-27 15:58| 发布者: 阿牛伊夫| 查看: 2656| 评论: 0|原作者: 伊风|来自: 我QQ的空间

摘要: (ꀉꁌꐧꃅ)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我的兄弟姐妹们不要像我一样,希望你们多学学自己的文化。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虽然从小生活在彝族文化的熏陶之中,可是我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却少之 ...
图片(ꀉꁌꐧꃅ)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我的兄弟姐妹们不要像我一样,希望你们多学学自己的文化。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虽然从小生活在彝族文化的熏陶之中,可是我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不是我不勤快,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没有什么途径去了解,去学习,是因为彝族的文化浩瀚得让我折服。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虽然在小时候就听过一些祖先们的事迹,天地演变、雪子十二、开天辟地之神、呼月唤日之神、射日月救人类英雄支格阿龙、进入父系氏族时代的始祖史尔翁特、之后的洪水泛滥、居木三子、普火三子,以及凉山民间流传的毕摩特毕扎木、火毕史祖、阿苏拉则、吉里朵子,还有火伊迪古等英雄故事,可也只是小小一分子而已,而且现在记得的大都忘记。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虽然说的来彝话,但是由于接触外部的事物多了,却把自己原本的东西都忘了,说几句话将近十分之一就是汉语,有时候根本不能完完全全的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而且很多非常好的母语史诗,像《呢翁特伊》(创世记书)、《玛木特伊》(道德经书)、《阿嫫尼惹》(妈妈的女儿)、《克哲尔补》(至理谚语)、及毕摩的经书等之类之文中语句一大半我都不能完全的理解。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虽然懂彝文字,可也只是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规范了以后的819个,而且只懂其七八成而已,更不用说是古彝文了。古彝文据彝文化研究者统计有8000多字,而彝文字的运用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这在彝学界里还是一个迷。虽然现在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6000年前,有的说是8000年前,还有的说是9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可我们的彝文字究竟是经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学术界仍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但有文字记载,而且代代相传的却不到二分之一,而我们的彝组语言文字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我相信我们的文字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如果我们后带子孙都像我一样的话,我怕有一天我们的彝文会在这世界当中消失掉。那时候的我们就只是一个身上流淌着彝族先人的血的人而已,而不能真正的称得上是彝族人了。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的记载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真实存在的标志,失去了语言文字就只是名义上存在而已了。一个有语言文字的民族其成员不懂自己的语言文字那是这个民族的悲哀,就像一个孩子不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的存在已经给我自己民族的脸上抹了一把黑,但我不想这脸上到处都被抹黑了。希望我的兄弟姐妹们好好的努力,在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记得、学习、发扬祖先用血与汗辛辛苦苦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但要去掉一些不适合用于现代社会的不好的东西,毕竟一个民族要求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该随时更新的自己,不能盲目的崇拜和展现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传统的、古老化的东西。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从大学里走出来的高才生们回到家乡以后不要叫自己那些不识汉字汉语的父老乡亲为文盲人,也包括我自己也不能。其实作为一个彝族人,文盲的是我,我有什么资格、什么权利去说这样的话呢?我对自己的文化都知之甚少,又有什么面子在他们的面前说他们是文盲人?我不能因为自己是个大学生就自以为了不起吧?也许你在学校里是最优秀的,可是说句不好听的,回到家中你是最差的;一没有力气干活,二不懂民俗礼仪,连请个毕摩做做法的时候自己该做哪儿,该做些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所以你在学校里的优秀不能拿在他们的面前炫耀。如果可以就帮助他们开阔视界,让他们知道更多外面的世界。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欢迎、尊重。但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能盲目的跟着别人的后面跑。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政府能全力支持出版更多的彝文书籍,让我们后代子孙能够多学点自己的语言文字,多了解彝族文化,做一个真正的彝族人。也希望政府能够更大的程度的去给予那些高山地带的孩子以方便的去学习知识文化的渠道。因为有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到现在还没有学校,没有老师,所以那些小孩子们只能长途跋涉到乡中心校里去上学,山路艰难,看着他们早去晚回,真的很让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有时候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做饭,然后离家向学校奔去,下午放学回到家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样读的书很难有很好的效果,因为他们一方面累和饿,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温习,而且节假日还要在家里帮家人干活。虽然过去我们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经历,可是不能让那么小的孩子身受那么大的苦,特别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苦当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让人看了别有一番心酸,心痛。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发掘深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彝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学习、去传承。我对于我们彝族著名的历法——十月太阳历,只知道它是以十二属相轮回來纪日,三个属相周为一个时段(月),三十个属相周为一年;一个月三十六日,十个月为三百六十天,十个月终了,另外加上五至六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平年“过年日”为五天,全年为三百六十五天;每隔三年即第四年多加一天,即闰年(闰日)为三百六十六天。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明史上优秀文化的典型。而这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创造?什么时候开始计算?从十月太阳历出来到现在究竟有多少年?如果不用公历(西元2011421日星期四)而用十月太阳历来算到现在究竟是什么年代?什么时间?我真的不知道了······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现在沉醉于其他文化的兄弟姐妹们有时间就回头看看自己的母亲,学学自己的文化,我希望你们能成为彝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人。当然我这不是极端的民族内部个人主义,也不是说排斥其他的文化。但是曾经听到有人说:“我不懂彝族文化,说不来彝语,也不识彝文字,但我有一颗彝人的心,这就足够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惊!有这种想法的人我也想跟你说一句“我不懂日耳曼民族文化,说不来日耳曼语,也不识日耳曼文字,但我有一颗日耳曼人的心,这就足够了”。也许在你看来这样也是行的通的,你也会相信我是个日耳曼人。说真的我也渴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只用一种语言,如此一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之间也就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了,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聊天,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就可以用一种文字、语言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更不用费力气去学习那么多的语言文字文化了,这样多省时省力啊!!可是这能做的到吗??可能吗????????????????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我的兄弟姐妹们不要学我,不要也做个彝文化文盲。我作为一个彝族人,愧对自己的民族,愧对自己的同胞,更受到良心的谴责。学好自己的语言文字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等你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收获很多的。因为彝人的思想用彝语来表达才是最完美的,彝文经典书籍用彝人的思想和语言去理解才能更好的明白其中的精华。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我希望我们的中华民族文化永远那么辉煌,璀璨如繁星,不希望中华民族大家庭里面有天会有一个行尸走肉成员,更不希望中华民族文化花园里面缺少了那么一朵古老却灿烂的文化之花。

      我是一个彝文化文盲,可我还在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的努力学习自己的文化,希望有天我能丢掉头上这顶文盲之帽,也为我们的文化发扬尽可能的做点事,做个真正的彝族人。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彝文化文盲,你也有同感,那我们一起努力改变自己过去的不是,做好一个彝族人;如果你已经做的很好了,那我请求你继续努力,进一步为我们的文化发扬做出自己应能的贡献。

相关阅读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