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5日这个特殊的“中国志愿者日”,由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组织、乐山新闻网总编罗红带队的10多位热心网友志愿者,风尘仆仆,深入马边彝族自治县袁家溪乡探望大山里的彝族群众,慰问村小师生,考察小凉山综合扶贫工作,了解民风民俗,圆满完成了一次特殊的爱心之旅和考察体验之旅。
下午2时,在袁家溪乡袁家溪村所在地,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徐忠廷向来宾介绍了全县综合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他说,马边于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之下,列入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小凉山综合扶贫包含住房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农业开发、林业培植、畜牧业培育、环境整治、民族文化打造及科技培训等建设内容。在新村建设上,我县将坚持“标准要高、特色要明、示范要显”的总体要求和“布点成群、以点带面、连点成带”的工作思路,以“一个优美居民村落、一条硬化通村主干道、一个特色民俗广场、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增收主导产业、一套文明民主的管理制度”的标准,建设以生态产业为特色的彝家新寨。 袁家溪乡党委书记陈少元介绍了目前已开工建设、总投入36万元的张口石风貌改造工程,并向来宾展示了风貌改造效果图。 在村民罗格拉叶家,热情好客的主人捧出珍藏的美酒招待客人。网友们一边品尝彝家的待客酒、祝福酒,一边打听当地的生产生活情况。“过去生产生活条件很困难,近年来,通过乐山市委的定点帮扶,住房改造了,公路硬化了,茶叶产业发展了,自来水通到家里了。”谈到家乡的变化,罗格拉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袁家溪村小操场,网友们向全校一至三年级的56名学生发放了总价值达2000元的学习用品和衣物鞋袜,并将现场募捐的2105元现金交到了老师手中,用于学校的维修和建设。“我们这次是代表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13万网友来看望慰问大家,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争取成才,争做祖国的栋梁。”乐山新闻网总编罗红对同学们提出了殷期的希望。 在村党支部活动室,网友们与当地村民促膝谈心,相互交流,共谋未来发展大计。网友“铁梗海棠”在座谈中说道,全村干部群众有着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希望大力发展生态鸡、生态猪、生态茶,让森林雪走出乐山、走向世界,需要帮助的,我们将在网上大力呼吁,发动更多的热心人士来关心支持袁家溪的建设。 在采访中了解到,媒体记者和网友们都对该村的发展变化十分满意。“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住上了崭新的砖瓦房,消灭了无电村,政府对彝区扶贫给予了很大的关怀。”乐山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记者王译如是说。网友“自由女神”说:“袁家溪村通过3年的扶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希望把发展茶叶与民俗旅游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傍晚,网友们在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阿库拉蒙,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外宣办县政府新闻办主任阿洛夫基的带领下,来到县城城南广场感受了马边的广场文化,与马边彝汉各族群众手拉手跳起了快乐的达体舞,并到县民族文化中心参观了彝族“热布”文化展览,了解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民族民间文化。 图片说明: 乐山媒体记者和网友在袁家溪采访途中 彝族村民向来宾敬酒 网友向袁家溪村小学生发放书包等学习用品 在袁家溪村小现场募捐 网友与学生在一起合影 获得崭新书包和文具的彝族学生非常开心 (来源及联系方式: 614600 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本石巫果13608139908) (编辑:马海林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