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彝族自治县石林县,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而闻名于世。 旱、大旱、特大干旱,100年未遇的旱魔史无前例地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生产告急!生活告急!全县20余万彝族群众被笼罩在缺水、干渴、绝收之中。武警云南总队想地方党委政府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请缨,在前期参与全省抗旱救灾的基础上,再次出动千余名官兵和车辆紧急驰援石林县重灾地区,每天都穿行在盘山公路和彝族村寨,被当地彝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及时雨"、"救命水"。 旱、旱、旱!彝族村寨盼来了"及时雨" "干旱是云南高原喀斯特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石林彝族自治县属典型的季风气候脆弱区。自去年以来,该地区降水超常偏少,气温超常偏高而诱发特大干旱。"石林县长湖镇党委书记黄玉林在与武警云南总队三支队抗旱分队的协调会这样介绍。 石林县长湖镇属山区农业镇,全镇共10个村民委员会,31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自来水饮用全靠距镇政府40多公里以外的三角水库,自去年3月份以来,年平均809毫米降雨量下降到三分之一,三角水库的水位降到了有史以来最低,全镇17000人口饮用水,44547.5亩耕地灌溉水,面临着空前考验。 听说,武警云南总队的抗旱送水小分队要来支援全镇抗旱。3月18日,该镇副镇长张灿一大早就来到祖莫村委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灾民,干旱以来一再沉寂的彝族村寨一时沸腾了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忙前忙后准备水缸、扁担、水桶,家里能装水的工具全都腾了出来。上午10时,武警三支队的两辆送水车按时到达村公所门口,等候多时的村民们一时乱了秩序,相争向送水车的水龙头前挤,顿时,村里的街面被堵的水泄不通。"请大家排好队,我们确保每一户都有水喝,及时现在分不到水,下午、明天、后天我们都还会来,直到雨季来临,请你们放心",听到该总队三支队带车干部的一席话,村民们安静了许多,"娃呀,雨季不来,你们真的不走?""大妈,您就放心吧,我们是政府派来给你们抗旱的突击队,不仅要保障你们的生活用水,还要保证你们的生产供水",带车干部再一次向老大娘重复抗旱决心。 抗旱,贵在解决根本。为了从源头上解决灾民的用水困难,官兵们每次除了要分给灾民一车水以外,还有一车水要直接输送到村里的蓄水池里,确保灾民应急用水。由于蓄水池建在离村街面较远的一个半山洞旁,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去,运水车携带的水管短,一时难以将水输送进去。总队派出的高压水炮车正是应对类似情况的,驾驶员利用车顶上的高压水炮,对准远处蓄水池,压足马力,不到半个小时就将车内的9吨水输送到了蓄水池里。 "有党、有政府、有子弟兵在,老天就难不倒我们"这是全镇群众发出的感言。自三月份以来,武警云南总队再次出动千余名官兵和12辆大型高原运水车和高原高压水炮车,先后转战旱情最为严重的石林县板桥、西街口、长湖镇3个乡镇、9个村组的抗旱应急送水任务,确保了灾民喝上自来水,农田浇上春耕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