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解、解! 彝族灾民穿起盛装"跳起舞" "生存之计在于水,生产之本在于耕,武警官兵进驻彝寨,每天坚持往重灾区送水灾民们不再愁着没水喝,不用在到几十里远的山上背水喝,灾民们乐开了怀",这是石林县长湖镇党委书记黄玉林在抗旱救灾阶段性总结会上的一席讲话。 采访时,笔者在乍龙村意外发现了几位身穿民族服饰的妇女正高高兴兴地结伴去镇上观看彝族摔跤比赛,真没想到在这百年一遇的大旱灾面前她们居然还有如此好心情。"呵呵,武警官兵天天给我们送水,生活用水不用发愁,蓄水池里的水也够我们吃上一段时间,春耕还没开始,今天又是彝族每年一次的摔跤比赛,肯定要去看"身着盛装村民毕红蓝告诉我们。 的确,生存之计在于水,水解决了村民们还有什么担心。满足了一个村寨的用水,另一个村寨还在缺水,官兵们又奔赴另一个"战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石林县长湖镇应急送水队的队长,第三支队后勤处副处长李劲松,今年37岁,再过半个月就要当爸爸了,然而中年即将得子的李劲松想得最多的不是妻子和孩子,而是旱灾严重的村民们,因为村民的吃水问题已经告急,生存受到了威胁。李劲松每天带领2辆送水车和5名官兵,保障3个村5个点大约1600多户,共6400多人的生活用水任务。问及是否挂念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时,李劲松经常这样说:"没有什么好挂念的,在家她们最起码有水喝,这里的灾民更需要我"。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李劲松和他的送水队每天的送水量是28吨,而他和战友们看着村民们家中锈迹斑斑的自来水管,主动把任务增加了一倍,每天送水56吨,基本解决了灾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长湖镇副镇长张灿介绍说:"老百姓缺水是生活中非常紧要的一个问题,当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也就起到了一个稳定军心的作用,老百姓的心态就比较平稳,生活还是和往常一样正常进行。" http://news.yntv.cn/category/10101/2010/03/30/2010-03-30_847337_1010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