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毕摩文化是世界民族宗教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是由彝族社会中特殊的神职群体,毕摩们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鬼神信仰与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涉及和包容了彝族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生等丰富内容的一种保存完整的活态原始宗教文化。 毕摩的地位和作用 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地位很高且神圣。在彝族社会的“兹(土司)”、“莫(法官)”、“毕(毕摩)”、“格(工匠)”、“卓(百姓)”五个等级中,毕摩的地位处于第三位。毕摩是继承彝族文化和传播统一彝族文字的大知识分子,彝族彦语中:“兹来毕不起,毕起兹不吉”,充分说明在彝族社会中毕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任何人不能侵犯毕摩的财物和人身。 毕摩在彝族社会的宗教信仰、历史、教育、科技、人生、法律、婚姻、礼仪、艺术、医学、探索、丧葬、艺术、预测未来等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毕摩之间也要分等级,这主要是由毕摩作法的经验和作毕能力(仪式的大小程度)而定,不一定按年龄来衡量一个毕摩的威望,如有的年轻毕摩也有能力参加大型作毕仪式,他们就可称得上是大毕摩了。要举行什么样的作毕仪式,请什么样的毕摩来作毕,都是通过占卜而定。所谓仪式的大小是从作毕时用的开支大小程度而定,如大型作毕送祖灵(尼木撮毕)之类就是大型的作毕仪式,如一年三次的用羊、小猪、鸡之类就只能算是中小型仪式了,型作毕仪式见本文后面的介绍。 毕摩法器和绝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