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Portal
动态
中国彝族新闻网
风俗
中国彝族风俗网
文学
中国彝族文学网
彝学
中国彝学网
音乐
中国彝族音乐网
视频
中国彝族视频网
彝人圈
Group
博客
彝人博客
社区
彝人论坛
登录
邀请注册
彩云之南
多彩贵州
川府之国
社会活动
传统文化
音乐舞蹈
彝族年
火把节
诗歌
散文
神话
其他文学
彝学动态
历史学
民俗学
语言文字
学术成果
学者档案
中国彝族网
»
社区
›
社会频道
›
彝乡动态
›
妈妈的女儿要读书——关于凉山彝族女童入学问题的报告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妈妈的女儿要读书——关于凉山彝族女童入学问题的报告
3207
1
莫子乌
Lv.10
发表于 2009-12-8 13:02: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消息转载自 中华硕博网
作者信息:
四川 吴明先
四川省的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360多万人口中,彝族有150多万,彝族女性近80万,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
解放四十多年来,凉山教育,尤其是民族教育,几乎是从零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彝族女性的教育,由于采取提高补助费、降低录取线、举办女子班等特殊措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凉山彝族女童还存在着入学难的突出问题。目前,彝族女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6.8%,有六个县不足30%,最低的越西县仅有20.9%,全州未入学的彝族女学龄儿童近6万人,不少彝族聚居区中小学校出现了“男子班级”、“和尚学校”的奇异景观。
彝族女生入学难,巩固更难。1990年全州招收小学一年级彝族女学生1万余人,到1993年读四年级时只有5千余人,流失率达50.55%。这与彝族女性占全州总人口21%的比例极不相称。
彝族女生能坚持学到毕业的很少,能达到升学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连续几年参加全国大专统考,没有一个彝族女生达到省最低分数线。大多数彝族女生读了几年、十几年却没考上高一级学校,回家后将大部分知识遗忘,有的甚至复盲,陷入“年年喊扫盲、不见文盲少”的怪圈,致使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家庭是百年树人的起点,母亲是儿童最早期、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提高女性教育水平是关系到整个人口素质的大问题。因此,凉山彝族女生入学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凉山普及义务教育、扫除文盲的历史任务就很难完成,而且直接影响到彝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彝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推进。
导致彝族女童入学难的因素很多,就凉山而言,主要受自然的、经济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四个方面因素所制约。
山高坡陡、居住分散、生产粗放、劳力缺乏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自然原因。全州近4000所学校虽已遍及彝家山寨,可凉山幅员广大,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平均每所小学的服务范围达17平方公里,不少山寨“对面能喊应,走拢大半天”,男生往返吃力,女童走读更难支撑。另外,彝区半农半牧式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急需大量的辅助劳力,“猪儿要进沟、牛羊要上坡、跑马要加科”,再加上烧火煮饭看家带弟妹等活计,自然落到未成年人头上,特别是将来要出嫁、眼前又最“听话”的彝族女生头上,致使她们很难“自愿”入学。
群众贫穷、财力紧张、经费不足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经济原因。凉山现有11个贫困县,目前还有3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绝大部分县财政支出靠上级补贴,即使教育经费随财政的增长而同步或高于增长,也无法拿出多少钱来支持教育,校舍破损,设备简陋的问题无法解决,而要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的农村家长每月拿出50元的生活费供孩子上学,实在太困难了。加上招生导向,双轨制改革的推行,自费读书比例增高,形成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进得起学校读不起;读得起学校考不起;考得起学校供不起”。而彝族女生就学更加困难了。
重男轻女的陈规陋习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历史原因。人类文明是妇女与男子共同创造的,但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妇女在政治、经济及人们思想意识中,总是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妇女在愚昧与落后中为温饱而劳累奔波,而文盲和贫困又加剧自身的落后与愚昧。“女孩读书无用反赔钱”的怪论更像无形的脚镣手铐卡断彝族女生入学的路,哀婉的《阿母尼惹》(即彝族叙事长诗《妈妈的女儿》是一部呻吟在奴隶制下的广大彝族妇女的控诉书,唱出了多少“妈妈的女儿”们的心声。
教师量少质弱不稳定,教学照搬汉区效益差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现实原因。凉山彝族聚居区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亟待提高。昭觉县按照“普九”计划的要求,至2000年,约差750名中小学教师,现在每年只能净增10多人;布拖县现有教师770人,大部分是外地分来的,还差200多人。教师奇缺,只好请没经过专业培训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来补缺,昭觉县请代课教师266人,95%以上是初中生和小学生。在彝区工作的教师,一是环境艰苦,二是待遇偏低,不安心工作的越来越多,“本地留不住,外地派不来”的态势将越演越烈。多数学校除教学对象是少数民族外,从教学内容、教学办法、教学程序直至教学用语都几乎全是搬用汉区的,大多数不懂汉语,没经过学前期正规教育的彝族儿童,尤其是很少外出的彝族女童要“直接过渡”学习用汉语文统编的全国教材,困难很大,这又严重挫伤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
妇女和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凉山已拥有第一代彝族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女博士生的现实说明“妈妈的女儿”们完全能读好书,并成为有用之才。
为解决凉山彝族女生入学难问题,党和政府曾作过许多努力,采取过不少特殊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从目前情况和凉山的发展来看,还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依法治校。应加快和完善有关教育的立法,大力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要宣传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要总结推广普格、昭觉、布拖等地举办“女子学校”、“女子班”和盐原县为少数民族女生入学减免学费、提高补助费、升学“全部开绿灯”的先进经验,努力提高彝族女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
经费保证。建议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加大资金投入。应适当提高三类寄宿制民族校(班)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和补助总额。应增加“希望工程”以凉山彝族聚居区儿童入学的救助名额,适当增加“希望小学”的布点,建议筹资建立“中国四川凉山彝族女童教育基金会”,重点扶持以彝族女生为主的凉山农村民族教育事业,从而促进整个凉山教育事业的发展。
政策倾斜。凉山应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结合彝族聚居高寒山区的实际,制订出一系列有利于彝族女生入学成才的政策和办法,如:招收彝族女生的年龄可不作限制,凡愿读书的都应收入学校分类编班教学,教师编制应适当放宽,应允许彝族女生迟到早退、有事请假或暂时休学,允许她们带弟妹上学,并根据实际和她们的自愿开办早午班、夜校、短训班、季节班,尽量为她们开设技术专业课,使她们毕业后即使榜上无各,也能脚下有路。建议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大中专院校在制订有关教育政策、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等问题时,能从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基础、群众的承受能力等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给予特殊照顾,以利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事特办。三类寄宿制民族班是凉山民族地区解决民族学生,特别是彝族女生入学难、巩固难的特殊有力措施,十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取得了明显效益。为了将彝族女生入学难作为凉山教育的特殊突破口来抓,建议对目前全州4万多名彝族女中小学生实行每人每月定额生活补助的特殊办法,吸引更多的彝族女生入学,相对有效地堵住产生新文盲的漏洞,加速民族地区普及初等教育,以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进程。
扬长避短。不懂汉语的彝族儿童,特别是彝族女童“直接过渡”学习汉语文的效果较差,彝区中、小学从“母语起步,汉语会话过渡,双语并重,逐步靠近全国统一教学大纲的要求”所取得的成绩说明,具有悠久历史的彝族文字是大有用处的,不懂汉语的彝族小学生、特别是彝族女生在获取文化科学时,应扬“母语起步”之长,避“直接过渡”学习汉语之短,充分发挥母语文的优势,进而彝文、汉文、甚至英文同时使用,获取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
“妈妈的女儿要读书”。让我们对彝族女生入学难问题给予更多的同情、关注和支持,凉山彝族女生的入学难问题,一定能够圆满解决的。
妈妈的女儿 以后是儿女的妈妈 相信好妈妈能教育出更好的子女 好的子女能为民族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爱妇女儿童 就是关爱民族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电梯直达
评论
1
彝家女儿
发表于 2009-12-8 13:52:24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肺
踩扁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图文热点
李晓旋: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彝汉合璧碑
35 人气
# 语言文字
古彝文图文识别系统与《西南彝志》全文数据
36 人气
# 彝学动态
何菊香 | 类型学视域下滇中彝语倮倮话连动
58 人气
# 语言文字
普秀芳 | 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研究
49 人气
# 语言文字
推荐话题
1
中国彝族网·音乐首发 | 三官寨酒歌《三官寨寨门开》MV发布(彝汉双语)
12813 阅读
苏月飞阳
2
在昭通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与彝族群众共度彝族新年
9635 阅读
苏月飞阳
3
古彝母语独立电影《慕俄格往事》剧本及人物造型研讨会圆满结束
7462 阅读
苏月飞阳
4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字
239 阅读
苏月飞阳
5
中华文化根源探寻 | 彝族文化与伏羲文化渊源关系高峰论坛在筑召开
6982 阅读
苏月飞阳
最新发布
李晓旋: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彝汉合璧碑
古彝文图文识别系统与《西南彝志》全文数据
何菊香 | 类型学视域下滇中彝语倮倮话连动
普秀芳 | 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研究
张纯德教授访谈录:笔耕不辍致仕廿十年岁
有进展: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协作推进彝族古文
“红河州彝族志丛书”再添新作 《红河县彝
乌蒙村秀:千年彝裳绣出彝族文化指尖记忆
关闭
站长推荐
/1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