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乡因地制宜,采用彝汉“双语”普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取得良好效果。
彝族群众满意地说:“我们晓得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种烤烟、养蚕虫、喂猪鸡,使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有房子住、有衣裳穿、有猪杀吃、有电视看、有车子开,过上幸福好日子。”
安定乡是景东县的彝族乡,彝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98%。该乡高寒山区部分彝族群众习惯用彝族母语进行交流,对汉话很听不懂,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及科技知识难以普及,严重阻碍了当地生产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乡党委、政府立足地方特色,秉承民族传统,以巩固彝族母语、强化和拓展彝汉双语的方式,在广大彝乡开展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宣传及科技知识普及实践活动。
乡党委书记白兆雄说,我乡以彝汉“双语”宣传普及党的富民政策和科技、法律知识,效果十分显著。就拿我乡正在开展的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来说,全乡 16个村、18个党支部、814名党员,按照市、县、乡《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每个乡(镇)有2—3个产值上千万元产业的发展思路,巩固提升烤烟、茶叶、核桃、畜牧、小水电等六大产业。目前,我乡已建成上千万元的产业有4个。其中,实现烤烟产值2400万元、畜牧业2090万元、核桃1070万元、茶叶1030万元。在活动中重点抓了抓了五项工作。一是抓党建,促发展。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用彝汉“双语”宣传党建知识和科学发展观,并积极打造党建平台,投入8000元购建了办公设施,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上墙;投资近百万元新建基层组织场所8所。在学习实践中,广大彝族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促进全乡发展的新途径、新措施和新方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抓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推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开展以村民询问制和民主评议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勤政廉政、廉政“双述”活动,严肃了党纪、政风,树立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三是抓农民增收。今年种植冬早青蚕豆、豌豆10100亩,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0万元,修通了沙拉、旧村、青云、青胜、青联通达工程公路建设42公里;投资153万元,完成了17个村民小组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20套廉租房正在建设中。五是抓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全乡干部职工深入村、组传达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省委提出的“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三个要求,推进彝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李兆达 彭瑞)
来源:景东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