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彝族民间史诗阿细的先基创世评述

2009-5-9 23:51| 发布者: 苏月飞阳| 查看: 2900| 评论: 1

彝族民间史诗阿细的先基创世评述

 

摘要:《阿细的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主要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地区,人们主要是经过口头传诵,口耳相传来传承这一史诗。《阿细的先基》内容丰富,虽然不是彝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但是在彝族社会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拟从天地万物的产生、人类的诞生以及宗教祭祀与神灵等方面,对《阿细的先基》中的创世部分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阐释。

 

关键词:天地万物的产生  人类的诞生   神灵与祭祀

 

彝族人口众多,居住地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等省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老民族,在整个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智慧的彝族先民不但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而且流传下来了大量的史书经典等具有史学价值的宝贵文献。彝文文献浩若烟海,包罗万象,其主要内容有天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礼俗、工艺技术、哲学思想、医学病理、占卜预测等等。其中表叫著名的文献有《西南彝志》、《宇宙人文论》,《阿诗玛》、《勒俄特衣》【注释】等等。另外又有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等广泛流传于各支系彝族地区。

 

《阿细的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主要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地区,人们主要是经过口头传诵,口耳相传来传承这一史诗。先基就是彝语(阿细)的音译,汉语意思即是的意思,是整个史诗的是个曲调的总称,也是这一部作品的主要基调。

 

这部用先基的曲调谱写的传统诗歌,格调基本上是固定、系统的,与诗词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诗。先基历来都是口耳相传的,至于这部《阿细的先基》长诗,近现代以来曾经进行了两次收集与整理,第一次是一九四四年的阿细的先鸡,第二次是一九五八年昆明师范学院五五级学生为主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调查队收集整理的《阿细的先基》。本文所根据的便是这个五八年的本子。阿细的先基内容广阔,包括了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的诞生、生产生活的习惯、神灵与祭祀,婚姻恋爱等内容。本文将分别从天地等万物的创造以及人类的诞生、神灵与祭祀等方面对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细的先基》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评述。

 

一、天地万物的产生

天地的产生是每一个古老民族在著述历史时都要首先阐释的问题,在对这个充满神秘而又富有哲理的宇宙万物问题的探讨时,每个民族又都提出了自己各具特色的见解。彝族,这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对这个历史以来的问题,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西南彝志》、《宇宙人文论》等宝贵文献都对其进行了解释。本文所根据的《阿细的先基》(下称《先基》)在关于天地万物的产生的问题上,也通过男女调对唱的形式做出了独特的解释。

 

《先基》在对唱的引言之后,便步入正题。诸如人类对宇宙生来的疑问一样,诗文已开始便提出了对天地的疑问:

聪明的哥哥唉!

石头旁边长桑树,

桑叶落在石头角,

叶落要寻根啊,

我想到了古时候。

我听人家说

最古的时候

没有天和地

那个时候呀

可有生天的

可有生地的?【引用1】

这一段文字便可以说是整个《先基》的开端了,首先应用尔比尔吉【注释】的手法道出了寻根究底的缘由,然后比兴出关于天地的问题。在整个彝族传统史诗中,这种比兴的手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艺术手法,在《先基》中同样应用广泛。

于是,接下去便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首先是男调回答天地的产生。对于天地的产生,是这样回答的:分别有两片轻重的云,轻的升上去,就形成了天,重云落下来,便形成了大地。因为天生生成之后还不稳定,所以接着就是神灵拿了金柱四根、银柱四根、铜柱四根、铁柱四根将天顶住,又用四包金宝、四包银宝、四包铜宝、四包铁宝将天的东南西北四边压住,于是天便稳定了。然后是对地的不稳定的原因以及怎么样让大地稳定的回答:

那团团的地

铺在三个大鱼背上

鱼还没有喂饱

他会跳起来

拿虾子喂大鱼

大鱼还会动

鸡啄鱼大眼睛

大鱼跳起来了

地也跟著动【引用2】

然后天上的神便用银链子将鱼栓住,然后大地便不再动了。天地生成并且稳定了之后,便要生成山川河海、日月星辰等世间一切物体。

关于山川的生成,《先基》是这样说的:

能干的小风

把山安起来

用九把土来安

用九片石头来安

一个个的山安成了

地下有了山

有像龙一样的山了【引用3】

以往的传说等通常的说法是产生天地,然后是日月星辰,再是山川河海,三是树木飞禽走兽,最后是造人。但是《先基》里,这里先说的则是有了山以后,才说道造日月等星辰。并且,这里在说道生成太阳的时候还同时提到了十二兽相的纪年法。

最古的阿洛

属虎那年安太阳

最古的纳巴

属兔那年安月亮【引用4】

然后属龙那年安星星”“属蛇那年安云彩,然后就有了太阳,有了月亮,有了星星,也有了云彩。然后又是神灵将土山擀团”“将石山擀尖”“将石头分出路子”“吧石头分出条条。然后就有了山区,也有了坝子。但是天上的太阳还不亮,月亮还不明,于是天神拿了金盆打来金水洗亮了太阳,用银盆舀来银水将月亮擦明,又用铜盆打来铜水将星星也擦明,又用锡水将云彩洗平。

然后天神又撒上种子,然后有了雨水,地上便有了草,便又有了树木。

在彝族的传统原生态信仰中,天地、日月、风雷、山川、水火乃至 一树一石、一兽一鸟都有精灵主宰,这些自然现象既可造福于人,又可危害于人。为了祈福避灾,天、地、石、山、火、水、日月星辰等都成为了彝族传统的自然崇拜对象,并进入了神灵谱系之中,形成了天地崇拜、山石崇拜、河海崇拜以及林木崇拜等自然崇拜方式。最终形成了万物有灵的思想。

————————————————————————————————
作者信息:
————————————————————————————————
作者:胡建设,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古典文献学专业学生。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4号学生公寓333室
收件:胡建设
电话:010-68931512
手机:13269321491
Email:syfyang#163.com
QQ号:372221034

123下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