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风彝俗 传统文化 查看内容

论石林彝族密枝节

3399 0 2009-4-1 19:25 发布者: 沙玛阿布

其次,冬季的密枝节就应该是十月太阳历中的冬季星回节。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根据对北斗星斗柄旋转角度的观测来确定的,一年中有大小两个年节,即夏季的火把节和冬季的星回节。近代彝族社会中一直保留有两个年节,并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对火把节和星回节这两个节日的日期及彝族新年的变迁,陈久金、卢央、刘尧汉三位学者在他们合著的《彝族天文学史》中已作过比较精确的考证。(注5)用石林彝族的上述两个节日与彝族历史上存在的两大节日相比,我们很容易就会得出密枝节就是十月太阳历冬季星回节的结论。因为只有作出这样的文化诠释,才能弄清密枝节的本质属性。至于为什么不叫星回节,不叫十月年,那应该是由本的地区彝族的社会历史的特点决定的。这将在后面的论述中逐步论及。

第三,密枝节的日期在十月结束后的冬月举办,这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年节设置十分吻合。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又一个特点是每年平均为365.25天,一年有十个月,每个月有36天,共360天,余下5天为过年日,四年逢闰,闰年过年日多加一天,排列整齐,易学易记。石林彝族近代以来没有像四川凉山一样过十月年的传统,也没有彝族曾经使用过十月太阳历的认知,但我们从密枝节举办的时间表上,仍然能够看出古老的十月太阳历的痕迹,即绝大部分彝族在过完农历十月后的冬月过密枝节,这与凉山地区彝族过十月年如出一辙。

第四,密枝节仪式日程表显示,密枝节的节期为五天,这又与十月太阳历的过年日完全相同。

我在石林调查的资料表明,现在的彝族都认为密枝节的节期过去为7天。对此,我过去也没有过任何的怀疑。直到把密枝节与十月太阳历联系起来考察时才发现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石林彝族学者,现就教于云南民族学院的昂自明教授也曾详细考察过石林县海宜村的密枝节,并提出密枝节活动共九天的说法,认为应当从子月子日前两天的准备活动算起,兹将其开列的日程表(注6)罗列如下:

狗日(冬月戍日),清扫驱除“普摩密枝”林中的邪秽、野鬼、恶魔。

猪日(亥日),清扫驱除“普斯密枝”林中的邪秽、野鬼、恶魔。

鼠日(子日),祭“普摩密枝”神(男密枝神)。

牛日(丑日),祭“普斯密枝”神(女密枝神)。

虎日(寅日),密枝头们在村中早晚各喊一次“罕格”,村民打猎或娱乐。

兔日(卯日),与虎日同。

龙日(辰日),与虎日同。

蛇日(巳日),密枝头吃“施也”餐,做“毕摩施壹”仪式,村民打猎、娱乐。

马日(午日),密枝头做“兴柯”仪式。

从这些安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前两天的活动实际是对密枝林的清扫活动,只能是祭祀活动的准备,而非活动本身。再从密枝祭祀的内容和前面所引经文来看,传统观念中认为最重要的子丑两天的密枝祭祀活动,主要是请密枝神回村来过节,充其量也只是密枝节前的准备,就像当代彝人过春节前一两天请回自己的亲属和列祖列宗来一起过年一般。按照节日普遍的特性来分析,这密枝节的日程表中的七天,从虎日开始才应当是是真正的节日。在随后的五天中,村民可以去打猎,俗语多称“撵雀”,也可以是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但绝对不能够从事农事活动,直到第五天后才结束。与十月太阳历对比分析,密枝节活动中这后边的五天,就应当就是彝族传统新年的过年日。

第五,各地过节日期的不同,可以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兴衰史中得到科学的解答。

用彝族十月太阳历不仅可以解释清楚密枝节的来历,而且能够解释清楚各地密枝节过节日期的不同。即石林地区遗留下来的密枝节,其自身的种种特点都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春节所具备的各项条件相吻合,可证明它确实就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春节。同时,由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不断衰亡,加之汉族夏历的影响,人们根据自己对十月太阳历残留的模糊概念比照夏历来确定自己民族的节日,因而识得在过完十个月后过年,却又分不清十月太阳历与夏历区别,也弄不懂密枝节和春节关系的,便选择在夏历冬月举办密枝节(如石林大部分彝族村寨),并且以密枝祭祀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点而命名为密枝节,以此同农历的春节相区别;明白火把节和星回节是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节气的,又由于对新的一年以火把节还是星回节为起点的认识不同,则出现了在年中过节的不同(如石林县寨黑村和宜良县耿家营、九乡等地);仅知道密枝节是春节的就选择在除夕前(如云南巍山县彝族)或在农历春季中的某日(如石林县上新宅村)来祭祀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可解释性,不仅是我们论证密枝节是彝族十月太阳历年节或称“过年日”不可或缺的重要证据,也是验证我们论点正确无误的具体反映。


三、密枝节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石林县彝族社区中遗留的传统节日——密枝节,是彝族历史上最隆重的“过年日”(即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也即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新年。这一节日在彝族其它地区中也有不同形式的存在,如云南很多彝族地区都保留着的祭龙树节、凉山彝族地区保留的十月年等等。之所以有形式上这样那样的不同,是彝族传统文化衰落和各彝族聚居区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密枝节作为彝族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节日,除保留了十月太阳历的种种科学信息外,它保留了其它众多的彝族传统文化因素,成为时下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探索彝族古代文化和远古的人类生活提供了一副生动的模拟图。

首先,密枝祭祀保留了彝族树木崇拜的宗教文化。

在大多数学者的眼中,彝族的宗教信仰,乃是以“万物有灵”观念为中心的自然宗教或称原始宗教,也没有人有过公开的辩驳。事实上,彝族的宗教早已经从自然宗教脱胎换骨,成为有经典、有程式、有祭司、有固定的祭祀场所、信奉格兹为神灵尊长等的人为宗教。它反映在树木崇拜上,就是密枝神已经不是每一株树都具有的神灵,而是上升为森林之神,神树则只是可供密枝神栖身的住所。密枝神可以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对于不遵守习惯法和有关禁忌的人,密枝神会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惩罚。有的学者提出密枝祭祀是社祭的原始形态,这是正确的,但说密枝神就是山神或土地神则是不能成立的。这主要是由彝族地区过去的环境状况决定的。从地方志资料上看,在明代以前,石林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彝族,彝族社区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畜牧业,种植业规模小效益低,加之当地地表起伏平缓,森林茂密,山的概念十分淡漠。但森林不同,它不仅能够给彝族先民带来丰富的动植物食品资源,还能给人和牲畜予庇护。正是由于森林给彝族先民带来最大的益处,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彝族先民最大的崇拜物。同时,这也是彝族社会树木崇拜特别突出的终极原因。对密枝祭祀的深入调查研究,特别是树木崇拜、森林神崇拜等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将对彝族古代宗教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

第二,密枝祭祀保留了彝族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

从现代彝族村社密枝祭祀的考察情况看,彝族先民对密枝神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森林的生殖能力的崇拜。大片的森林,不仅从现实的外在形态上表现出强大的生殖力,而且每年都有一大批草木和栖息其间的各种生物生生不息。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劣,彝族社会的人口和牲畜、粮食等生产的增长却十分的缓慢。两相对比形成的强烈反差,从意识上强化了彝族先民对森林的敬仰。因此,密枝祭祀的主要内容就是祈求密枝神将其拥有的强大的生殖能力,赏赐给村社,使村民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有一段祭词就是这样说的:毕摩施法术,请来普楠神。普楠入公房,男公房里啊,伙子多如林,女公房里啊,姑娘似竹林。普楠入畜厩,黄牛遍九岗,骏马满栏欢,羊群满七箐,黑猪满九巷。普楠入狗窝,猎犬嗅觉灵。普楠入猫窝,猫崽何其多。普楠入鸡窝,鸡群满九场。另外,在祭祀活动中,代表男女密枝神的神石,有的就是选用形似男女性器的石头。而在海宜村的普楠密枝祭祀时,代表女密枝神的天然石头的下部,就有一个的形似女性阴部的裂缝,参加祭祀的人家杀鸡时要在此间献祭,并滴上几滴血。我参加新宅村密枝祭祀时,还亲眼看到主祭的毕摩将在密枝神前献祭过的米撒向孩子,孩子竞相争夺,然后将生米直接吃掉,希望以此增强男孩的健康和以后的生殖能力。在毕摩献祭结束时,所有在场的人大声喊一些有关性交情节的语言,则是每一场密枝祭祀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三,它保留了彝族社会中男子秘密结社的文化内容。

男子秘密结社,又称男子秘密同盟,是民族学上常见的一种原始的社会或政治组织。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或在大洋州的美拉尼西亚人或波里尼西亚人,或非洲的黑人中,或古希腊的历史上,都有过这种组织。但是,由于这些秘密结社的内容繁杂不一,有的功能模糊,人们多认为这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产物,但对其起源和演变尚无法得出一致的意见。石林彝族密枝节前的密枝祭祀,实际上也有浓厚的远古男子秘密结社遗迹。从我对密枝祭祀的考察分析,彝族古代先民的这种秘密结社,应当同杨堃先生指出的那样,“这种组织的来源是由于以男女性别的分工为基础的男子的同盟结社。”(注7)因为后边我将谈到,关于密枝节的田野考察已经能够证实,在男子们的进行密枝祭祀的过程中,他们主要反映的经济生活并非是彝族村社全部的经济生活,而只是男子承担的狩猎活动和随之而来的畜牧业生产,这是彝族历史上最稳定和最可靠的经济来源。另外,作为彝族社会中的一种社会或政治组织,密枝节期间的男子秘密同盟,表现出专门对妇女行为进行控制的倾向。一是严禁妇女参加密枝祭祀活动,并编制出种种有关密枝神的神话来进行恐吓。二是在密枝节期间特别是密枝祭祀完结后回到村边时开始喊的谴责村内某些道德沦丧的行为的语言,绝大部分是针对妇女的,目的主要是规范妇女的性关系和日常行为。除此之外,密枝祭祀活动中祭祀组织的产生,组织分工与协调等,对研究人类早期秘密结社也具有重要价值。

第四,它真实再现了彝族先民的远古生活景象。

彝族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它有着太多的来来回回的迁移,有着反复的兴盛和衰落,也有过太多的融合和同化。因此,尽管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保留了不少的经典,但对它的历史的本来面目仍然难于完全知晓。但通过密枝祭祀和密枝节,我们还能够看到彝族先民远古的生活景象。一是过年的景象,每当十月结束春节便亦来历,彝族先民不仅要请回列祖列宗,还要通过举办密枝社祭请回密枝神等自然神灵,同村民一起欢度节日,共享劳作一年的收获。同时还举办摔跤、撵雀(狩猎)等活动。二是劳动的情景,彝族先民远古时男子的狩猎尤其是由狩猎发展而来的畜牧业是最大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狩猎和畜牧业成为经济的主要形式的最古老的源头,因此彝人在每年的密枝祭祀中,都要在祭坛上摆设狩猎的场景,追忆先祖的功德。这主要表现,是在密枝神坛的主要位置,也就是密枝神前铺细小的砾树枝叶,上面撒上鸟食,再过来还布置有象征捕雀工具的木弓套扣、捕捉野兽的围栏、射杀猎物的弓箭等,整个就是狩猎活动的场景。三是表现了彝族先民生活的艰辛。密枝祭祀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有的地方还使用古老的木豆等作装祭品的器具,还必须有芋头和老鼠豆等,认为这些就是古代祖先的生活器具和主要食物,参加祭祀的人特别是祭祀集团的成员再吃不下也要尝一尝。四是反映了彝族远古先民的理想和宗教观念。彝族远古先民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要获得好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密切人神关系。因此,不仅春节时要请祖灵,同样还要举行密枝祭祀和请密枝神到村子来过年,通过融洽人神关系,祈求来年有个好的年景,保障全村人增畜长、五谷丰登、平安祥和。这些远古生活场景的再现,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追忆先祖的生活,强化祖先崇拜信仰,但在民族文化研究者的眼中,却是一段活着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