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彝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

2012-3-1 15:37| 发布者: 苏月飞阳| 查看: 5713| 评论: 0|原作者: 吉布呷呷|来自: 中国彝族网

摘要: 彝族民间口传文化是彝民族传承文化中活形态的精神产品,与彝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多元的社会或文化功能。如强化民族的自我认识、承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传递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调节社会关系,人与自然 ...
彝族民间口传文化的信息承载功能

二、彝族民间口传文化的信息承载功能
彝族民间口传文化作为彝族民间活动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大量的关于彝族以往经验和生产生活的信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洞察到彝民族丰富的文化生活。
(一)彝族民间口传文化记忆着彝民族的历史 由于文字与语言相比出现较晚,在文字出现之前,各民族的早期历史或多或少收录在祖先靠口头流传下来的作品里,彝族也如此。尽管这些记载零碎、杂乱甚至扭曲的,凭着现在的经验很难复原,但是彝族的历史却可以由祖先传下来的口头作品中反映出来。如《勒俄特依》、《玛木特依》、《毕摩经》、〈〈支格阿鲁〉〉、《阿诗玛》、〈〈阿衣阿之〉〉、〈〈阿嫫呢惹〉〉、《梅葛》等记述着彝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习俗、迁徙等,传递着彝族历史的好材料。
(二)传递知识和经验 彝族的许多口传文化母体表现在节日、食品、服饰、人生礼仪祭祀仪式、实物等民俗事象中都有特殊的意义。彝族的服饰和图案,都有它的传说和历史渊源,代表着彝族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层次,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每一种服饰款式、图案均表示一定的含义。彝族服饰尚黑、崇虎、 敬火、尚武等传统文化特征;凉山彝族木漆器用漆树浆汁为主要原料,彝族色彩有红、黑、黄三种。彝族人认为,红色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贵、庄重,黄色代表美丽、光明。红黑黄三色巧妙搭配,间隔使用,无过渡色和混合色,红得火热,黑得浓重,黑得艳丽,其图案来源于自然生活,以日月山水、花鸟、家禽野兽为素材;“火把节”本源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的婚、丧、嫁娶等习俗中往往与民间的口头文学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构成了彝族绮丽多采的精神财富。
彝族的民间口头文化的传授功能涉及方方面面,通过民歌让人们知道彝族的各方面。彝族流传的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诉苦歌》、《习俗歌》、如流传在凉山彝区的《娃子农耕苦》中就这样写到:吃饭靠种田/首先要犁田/檐下雀未醒/起身做饭团/披蓑戴草帽/牵牛下了田。形象生动地总结反映了彝族人民对洒满自己汗水的田园的深厚感情和自豪感。《雁》则唱出了远嫁他乡的姑娘对家乡的怀念之苦。《哭嫁歌》:生下儿子背在背/生下女儿地下丢/儿子好比白菜心/姑娘好比黄菜叶,这是临嫁姑娘对男子中心社会男女不等的待遇的揭露和控诉;“沙拉洛”仪式中,要唱许多有趣的歌,由为首姑娘提问,由换裙的姑娘的小伴代答,表明她们选择丈夫的标准。这些民间歌谣传递着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心理状态、思想情感等。

相关阅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