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民族文学 其他文学 查看内容

坚决抵制一字一音的完全表音的彝文方案

2011-12-29 12:34| 发布者: 苏月飞阳| 查看: 4746| 评论: 0|原作者: 艾潸阿苏

摘要: 站在彝文的十字路口,我们是迷茫的,然而彝文的统一是任重而道远的,极左的思想必须给予遏制,那些某州领导和学者必须求真务实,摒弃好大喜功的观念,做些有利于民族的事情,
       看得出来楼上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彝族文化工作者,这一点我还是不能和你比,尽管我已是四十五岁的人。只是我出生并生活在彝族大寨子里,对自己的民族一直情有独钟,我不允许其他民族的人有侮辱我们彝族的行为和话语在我的眼前出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家应该是有默契的。说实在的,我不是专门的彝族文字研究者,我只是喜欢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罢了,对于楼上大家的说法呢,从主观的层面来说是很积极的,也是热爱自己民族的一种情感彰显,这一点毋庸置疑是值得发扬的!不过我们讨论的主体可能相互间有些跑调,作为一些同胞提出来的要保护老彝族文字的倡议我想是很好的,我们不是说我们彝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吗?我们彝族是一个在史前是有着旷世文明的民族,而支撑这些文明的依据是什么?其实就是老彝族文字!我们的有些同胞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倘若几十年上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知道自己民族引以为荣的文字吗?甚至于将来的社会还会承认我们彝族曾经在历史上的文明吗?
       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苗族吧?苗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但因为其在历史上 把文字搞掉了,最后是在**牧师的帮助下重新创造文字的,所以苗族文字在社会认知上人们只记得“苗族文字的创造时间还不到两百年”,看看这是个多么强大的杀伤力!现在的人们没有哪个会关心苗族文字的问题,都觉得在历史上这个民族没有文字,当然就更谈不上曾经的文明——你们说这公平吗?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正如不少的同胞所说就是新彝文字他们都花费了三十年了,的确是应该累了,我们是应该用一颗热忱的心去安慰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该放的地方,这样我们才可以上对祖宗下对子孙,也才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们彝族的父子联名谱是很悠久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要是将来有朝一日有其他民族的学者要看我们的父子联名谱,倘若给他们看的恰恰是新文字版本的,而你却告诉人家说你的历史有多么多么古老!大家应该想象得到人家会怎么看——你凭什么?你这不是才创的文字吗?能有那么古老吗?……想想吧,要是真的让那一幕发生了,那么我们还怎么向老祖宗们交代?
       当然楼上的同胞所说的也并非全错,汉族文字的确是经过几次改进了的,但这位同胞还是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文字和汉字在远用层面上不可比!大家看看,这汉字是在若干朝代来就一直占据着官方位置的,以统治文字的身份在社会上传播,而我们的文字呢在传播层面上是处于劣势的,也就是没有认知度。新文字固然在一定的区域里是被基本推行开了,这里面是耗费了我们很多同胞的心血的,特别是老一辈的同胞们更是值得尊重!
       然而事物都是在变化着的,我们大家都不是先知先觉,我们也有预见不了事态发展结果的时候,那也就是被现象迷糊了双眼和思维的必然,这是很正常的,只是要看大家是不是有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的勇气罢了。当然楼上说的文字是在不断地改进中发展的,这个观点我是很支持的,的确没有发展就难以适应社会的步伐。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首先把属于我们彝族老根本的彝文传播好了,把老彝文推向她应有的历史地位,之后我们才坐下来商讨将来彝族文字的走向,这样既不影响我们发扬传承老文字的意愿也不会妨碍将来文字的发展,当然这样一来我们彝族曾经辉煌的历史就不会丢失。
       大家说说吧——这是不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本文内容由 阿哲鲁仇直 提供

1234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