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阿计营”土司遗迹初探(七)—浅探阿计营彝族的火把节

3120 0 2011-9-26 11:59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刘金松来自: 中国彝族网

阿计营彝族后裔至今仍然一直保持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到初五过年的习惯。彝族先民按照十月太阳历(火历)夜晚北斗星的“星柄”方向确定节日。夜晚北斗星的“星柄”朝下,时间正好是火把节期间。十月初一夜晚北斗星的“星 ...

“阿计营”土司遗迹初探(七)
—浅探阿计营彝族的火把节

—贵州黔西南州彝学会 刘金松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开始举行,节期二三天。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可谓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特色内容,遮掩了火把节真正的来源。

a7.jpg

彝族十月太阳历(火历)起源于夏代以前的西羌文明,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具体是用十二属相(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鼠、牛)轮回纪日,一个属相周为十二日,轮回三次为一个月,轮回三十次为一年。即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余下五或六日置于岁末,不称月,而作为过年日(彝族年)。常年是365日,逢闰年是366天。阿计营彝族后裔至今仍然一直保持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到初五过年的习惯。彝族先民按照十月太阳历(火历)夜晚北斗星的“星柄”方向确定节日。夜晚北斗星的“星柄”朝下,时间正好是火把节期间。十月初一夜晚北斗星的“星柄”朝上被称为星回节(彝族年)。
阿计营彝族一直认为是“炎帝作钻燧生火”,信奉火是有灵性的,具有驱鬼虫、避阴邪的作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生老病死,皆与火联系,对火异常崇拜。所以阿计营彝族认为火把节三天所有的活动,都是对炎帝及火进行祭祀的仪式。

火把节第一天农历6月24日为"都载"(祭火)仪式。“土司宰牛、富家宰羊、穷家宰猪、孤汉宰鸡、寡妇鸡蛋荞耙辣子汤!”这一天白天,阿计营彝族人都会穿上自己心爱的民族服装,根据自身条件打牛宰羊杀猪,制作家中最精美的食品来祭祀火神。在外的彝族人都要赶回家,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喝自酿的酒,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和幸福。家家户户不仅要用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小火把竖立在家门前,还要扎一大火把统一安放到毕摩指定的坝子里。夜幕降临时,由四个手持刀剑长矛的男青年在前面开路,毕摩一边诵经一边挥舞宝剑,两个童男双手各持一取火用的小火把紧随其后。一行人前往早就在火把田(今黔西南州新马场乡火把田)的田边搭建好的祭台祭火。来自各村寨的彝族男女老幼早等在那里了。毕摩和两个童男登上祭台,四个开路的男青年就在台下面四方威风凌凌地站定。

“灾虫害虫今晚烧!穷根苦根今晚烧!饿根寒根今晚烧!”伴随着毕摩用彝语有节奏的大声呼喊,四个男青年舞动手中的刀剑长矛与之相应。大约二十分钟后,毕摩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了童男手里的火把。先由土司家族年长者走近祭台边,从童男手持的火把上取火点燃自己手中的火把,然后按照等级、家支分别取火。家家户户都将取回的火把先带回家中,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目的是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然后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向山岭田埂间走去,边走边用彝语大声纳喊:“烧害虫!烧穷根!烧苦根!烧饿根!烧冷根!”。各家各户的人们举着火把走向田土,将火把、松明子插于各自的田边地角。用火光来驱除病虫灾害、凶魂魔鬼,以此表达消灭害虫,祝祈风调雨顺,确保五谷丰收的心愿。最后青年男女会聚村寨坝子,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彻夜不息。
12下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