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阿计营”土司遗迹初探(七)—浅探阿计营彝族的火把节

3121 0 2011-9-26 11:59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刘金松来自: 中国彝族网

阿计营彝族后裔至今仍然一直保持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到初五过年的习惯。彝族先民按照十月太阳历(火历)夜晚北斗星的“星柄”方向确定节日。夜晚北斗星的“星柄”朝下,时间正好是火把节期间。十月初一夜晚北斗星的“星 ...
浅探阿计营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赞火)仪式。这一天白天,男女老幼都聚集在村寨的坝子里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进行赛马、摔跤、荡秋千、斗牛、斗羊、斗鸡等比赛。姑娘们则比赛吹木叶、唱山歌、跳舞。土司老爷在这一天也会亲临现场,给优胜者颁发奖品。遇上心情特别好时甚至会赏给优秀者一些金银、土地。夜幕降临,各家点燃门前竖起的小火把,村寨一片通明。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火把节第二天称作是“情人节”。小孩子们则集聚在村寨的坝子里唱歌、跳舞、捉迷藏,还特别爱做一种叫“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由一人扮做“老鹰”,其余的人排成一条长龙,依次揪住前一人的后衣摆,长龙的第一人扮做“母鸡”护后面的“小鸡”。

火把节第三天是"都沙"(送火)仪式。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白天的活动和前一天所不同的是,所有活动都要在聚集在祭火台下的坝子里举行。当夜幕降临时,各家各户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手持火把聚在祭火台下的坝子里,参加送火仪式。首先由毕摩念经祈祷,祈求祖先和火神,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念诵经文结束时,祭火台下的彝族人舞动火把用彝语跟着毕摩大声念:"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然后毕摩一声号令,大家依次向事先堆放成宝塔形的一堆堆大火把奔去,将手中燃着的火把和鸡翅鸡羽等丢入其中。一时间火光冲天,欢声四起,男女老少围着大火把堆尽情地唱歌跳舞,表达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平安,六畜兴旺的心愿。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舞的海洋。一直闹到深夜,喜气浓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被称为“狂欢夜”。

在改革开放、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的今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农历6月24日,兴仁的彝族(百分之九十是阿计营、安逸营的彝族后裔)人民,在中共兴仁县委、县政府,大山乡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大山乡大野场村(原属安逸营土司封地)度过了一个盛大的幸福愉快的火把节。吸引了各方人士前来观光,参加的人员超过万人。2011年火把节,兴仁彝族代表队在在中共兴仁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前往晴隆县参加“阿买戚托”彝族原生态舞蹈比赛。获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如今在中共兴仁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兴仁县彝学研究会筹备小组已经由县政协副主席张洪方同志牵头成立。县委、县政府除了拨给专门的保障前期工作所需的经费外,领导在百忙之中还经常亲自过问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彝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坚信兴仁彝学会成立后,兴仁的彝族文化研究不会只停留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上,必将会逐渐溶进时代的气息,构成新的景象。作为彝族重大的节日—火把节,一定会赋予更新的群众性、娱乐性、多样性的内容。表演节目也将会一年比一年更丰富多彩,民间节日也将会从乡村节日逐步走向城乡节日,从单一民族节日成为多民族共同的节日。

参考书目:
《清镇彝族》陈英奉主编
《兴仁县志》1991版郭礼中主编


12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