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阿计营彝族婚俗礼仪
回到男方家里,把东西交给男孩父母后。一行人仍然要坐在堂屋吃“鸡八块”,不过吃的是公鸡。两个媒人啃的是大腿连着鸡爪,啃干净后仍然用红线捆好,和从女方家带来的“鸡卦”捆在一起保存好。这就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 经过了烧香仪式的彝族男女,在碰上风调雨顺的年月,就要举行第四个环节—“接亲”(相当于现在汉族的结婚)仪式。仍然要请毕摩择日子,请媒人前往女方家商量,得到女方同意。接亲的当天下午,由两个媒人带上一群没有结过婚的小伙子前往。去时拉着两匹马,挑着三挑酒,一挑“鸡、肉”(一头是一个竹子编的装有一只公鸡的鸡笼。上面放着给新娘的衣服、套头套背、鞋子,一个用装有6斤米的用红布和白布缝制的三角形口袋,一个用三斤糯米做成的三角形粑粑。另外一头是一块二三十斤重的猪肉),还要带上抬家具用的木棒和绳子。到达女方家时受到比烧香时更为热情的泼水欢迎。晚上接亲的和女方直系亲属全部坐在堂屋里,新娘在小姐妹们的陪同下给长辈们敬酒。长辈们就一齐欢呼 “阿买戚托唉!”(彝语,姑娘出嫁,快来跳舞哦!),站起来就开始“跳脚”,年轻的姑娘小伙们也开始跟着跳。人多后就全部到院坝里去跳。新娘每敬一杯酒,大家就跳一段,总共十二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