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试论彝族文化中的鬼神观

3731 0 2008-8-16 19:22 发布者: admin


三、魂灵神化及神灵崇拜
从以上的“唤魂”与“送魂”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彝族对死人的亡灵的观念只有两条路:有呗耄护送的亡灵入了“白道”,到达祖宗的祖源之处,如同基督教的“得救”;没有呗耄护送的亡灵入了“黑道”,成为孤魂野鬼,如同基督教的“不得救”。这些入了祖宗祖源的亡魂还担负着一项非常重要的义务——保护子孙后代、降福子孙。而彝族部落中的氏族首领、勇士、英雄等死亡之后,他们的亡灵往往成了后人敬仰的对象,认为他们亡魂更有能力保护子孙后代,最后,这些亡魂逐渐被塑造成神。换言之,这是一种祖宗崇拜的仪式,实质上是氏族部落中领袖、勇士、英雄的亡魂而已。如远古时期射日射月的“支格阿鲁”,洪水时期的“居木”,开创父系制“买父”的石尔俄特以及后期的“古侯”、“曲涅”等等都是远古彝族社会中祖先崇拜与英雄崇拜的开始,已经流传、人格神化,“神”即由此而生。彝人对先祖亡灵的崇拜主要围绕血亲先辈,崇拜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或对先祖王灵的崇拜是整个彝族信仰的核心。由于彝人笃信灵魂不灭,人死后有的归到祖宗处照常安居乐业,有的则变成鬼魂,故在汉文典籍中彝族的这种观念被称为“鬼教”。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为在彝区建立羁縻统治,就曾扶持和利用彝族的祖先崇拜,假“鬼教”以治之。《悦氏先祖历代职官记略叙》中有记载:“遐稽我(祖),肇自汉朝……汉封神,宋封佛,祀重千秋。”所谓的“汉封神”,就是汉朝统治阶级利用彝族祖先崇拜,尊悦氏之先祖为神灵。三国时,诸葛亮又以彝族“俗征污鬼……乃为奕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神、龙……奕甚重之。”《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谓的“俗征污鬼”即是彝族盛行以祖先崇拜中心的原始宗教,诸葛亮因善利用此俗而得到支持。唐宋时期,彝族的祖先崇拜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鬼主制度”,“大部落则有大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小鬼主,一切信使鬼巫,用相服制。”(樊绰《蛮书》卷一)鬼主就是主持祖先祭祀的主祭者。“奕俗善鬼,谓主祭者曰鬼主,故其酋长号都鬼主。”《宋史·黎州诸蛮传》即鬼主是部落的政治首领,又是部落的宗教首领。元明以后,一种称为“大西波”的祭司从奴隶主统治集团中分工出来,发展为以“作帛”为主要执事的毕摩(又称呗耄)。[6]
其次,彝族的先民认为在茫茫的宇宙中间,除了以上提到的人类世界之外,还有神灵世界;而人类世界被动地屈从于神灵世界的控制与安排,神灵的喜怒哀乐决定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生存与消亡。从神灵的活动范围而言可分为天神、地神、灵魂依次从属,其中最高神为“恩梯古子”,掌管宇宙间所有的一切,排名第二的是司管四方的诸神,其次是各司其职的“功能神”,如雷神、雨神等等。这一切的神灵人类均不可冒犯,否则会降灾于人类,故人们不仅不敢冒犯,而且多以“祭”之,于是,对神灵的崇拜由此而生。[7]下面略举几列:
1、天神崇拜
道光《云南通志·爨蛮》说:“民间皆祭天,为台三阶以祷”,“以六月二十四日为节,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年,至期,搭松棚已敬天……长幼皆严肃,无敢哗者。”(如同犹太人的住棚节,笔者注)另,《大理府志》也记载,“腊则宰猪,登山顶已敬天神。”彝族认为宇宙间的万物皆有天神所造,也有天神所主宰,故诸多神灵中,天神“恩梯古子”为最大(相当于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笔者注)。但天神共有九位,因为天有九层,每层住着一位神,因而有九位天神,最大的天神“恩梯古子”住在最高的位置即第九层,统管着世间万物神灵以及另外8位天神。在彝族人的眼中,最恶的凶死是遭雷击,认为被雷击者是做了缺德事而被天神惩治,故在重大的事件面前,彝人都要对天发誓,表明自己的诚意。在笔者的老家,要祭天神则选择村庄中最高的山,并在树林中建屋供奉天神,彝语称“崩埃德”。天神的神位以竹筒制作,长约4寸,一端削尖,中贮竹节草根,草上以红白色丝线缠羊毛少许,并放入米数十粒,与其他的8位天神供奉在一起,每逢节日进行献祭。[8]
2、地神崇拜
道光《云南府志——卷182《开花府志》》说:“白罗罗(白彝族,笔者注)……耕毕,合家携酒馔郊外,祭土神后,长者盘坐,幼者跪敬酒食,一若宾客,相饮者然。”另,《柏麟图说》也记载:“洒摩(彝族支系)……奚卜(祭司)能为农祭天祖,以纸囊盛螟虫,白羊负之,令童子送之境外。云南府属有之。”在彝人看来,地神是仅次于天神的巨神,在云南南部彝族地区每年或每隔一年都要举行一次祭地神活动——杀猪宰羊祭地神,祈求五谷丰登,禽畜成群。同时,彝人认为地神管的是土地之事,因此在动土之前要敬献地神。在笔者的老家云南禄劝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祭天公地母,或合村杀猪宰羊共祭,或以户为单位,在地上插树枝或以土块搭一小楼,杀鸡敬祭,烧香祈祷,求地神五谷丰登。
3、石神崇拜
民国《石屏县志——卷40《明一统志》》说:“有彝人染土俗者,如拜木、石供家堂之类”,所谓拜石即指对石的崇拜。在古彝文《献酒经》中,“石神黄焦焦”指的也是对石头的崇拜。彝人的石崇拜主要与祈求生育有关(近似于生殖器崇拜),特别在云南的石林彝区,由于有些石头生来与男女生殖器相似,所以青年男女在婚后不育或生育不旺盛者,就要向这些石神求子。在云南双柏县每年三月三举行拜巨石活动;楚雄彝族有二月初八祈石求子的习俗;武定、禄劝有三月十三日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聚集在上细下粗的一根石柱下虔诚求子。有时当小孩子生病时,也有父母亲带着小孩子去祭拜石神,并常常以石头作为孩子的名字,以求吉利平安。
4、山神崇拜
彝族视高山为神灵居所,高峰是通往天际的道路;每座山都是山神的化身,山神的大小与山的大小成正比,最大的山是最大神居住的地方。彝文古籍《作斋经》记载:“雄鸡献山神,山神启洞门。”指的是在岩洞献祭山神,祭物为雄鸡。而在呗耄经书《请神经》中,所“请”的几乎都是山神。云南石林彝区山峦重叠,当地最大的山是老圭山,故以最厉害的山神为老圭山神,每当有患一些顽固病症的都会以为老圭山神在作怪。云南南部的彝族则认为山神是社区的保护神,所以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虎日,都以村为单位共同祭祀山神。在云南个旧地区,山神还分公山神和母山神。在云南撒尼支系彝区,彝民们不仅祭山神,而且还要建造山神庙。
5、火神崇拜
火对彝族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大,被外民族称之为“火的民族”。尤其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全民性的盛大节日,其规模和内容远比中国传统的春节隆重和丰富,可以说其形式和内容并不亚于欧洲和南美洲的“狂欢节”。如今,每当火把节来临之际,五湖四海的朋友都会云集彝区欢度欣赏。按《彝族天文史》记载,这个节日的准确称谓应该是“天地汇合节”或“阴阳交替节”,而“火把节”一词是汉学者根据节日活动的“彝人以火炬度节”来命名的,并以杀牛祭天(太阳神),载歌载舞。火把节也有很多传说,如“星回节,即六月二十四日点火炬。相传汉时有彝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以是日赴火死节,国人哀之,因为此会一云南诏皮罗阁欲并五诏,即设宴,会五诏于松明楼,将焚杀之。……一云孔明以是日擒孟获,侵夜入城,父老设燎以迎。后遂相沿成俗,未知孰是。” (雍正《临安府志》卷七)以上是对火把节日期的考证,而对于其意义来讲同样有很多意义,但终结还在于彝族对火崇拜的延伸——彝族火把节的宗教活动主要是祭火神,除魔驱灾、祈求丰收与平安。彝族的葬礼在明清以前一律进行火葬。彝族的火塘是居室中心,以火塘为界,上方为贵,下方为贱;上方为祖先和客人之位,下方为主人和儿女之位。火把节之夜禁止一次在一个火塘里点多把火把,认为这样不尊敬火神。过年和过火把节的三天三夜不能让火塘里的火熄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火把节同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崇拜的的一种原始宗教。
彝族对宇宙诸神的崇拜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之外,还有水神崇拜、植物崇拜、日月星辰崇拜以及其它各种自然崇拜如路神、桥神、雷神、羊神、庄稼神等等;另外还有图腾崇拜,只是介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再一一叙述。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