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彝学动态 查看内容

当前互联网大潮中的彝族文化网站简述

3512 0 2009-9-25 15:26 发布者: 沙玛阿布


4、花腰彝族网(http://www.hyyrw.com/Index.html,地点: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建站程序:ASP(动易模板)
    花腰彝族网为非官方性质,最近获得了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的支持。网站原先名称为“花腰彝族网”,最近改为了“石屏花腰彝族网”。主要管理者为:一名教师和一名叫阿龙的公务员。网站在宣传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作用,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举办过网友联谊会。花腰彝族网是云南省出现的第一个彝族文化网站,当地政府报纸曾经大力报道过。
    花腰彝族网的管理者专心打造地方性、支系性的民族文化网站。在程序方面,ASP动易模板也是上手容易、维护方便,但是可扩展性不强。花腰彝族网缺乏民族学者和精英人物的支持,民间色彩很重。
    过分强调独特的文化也是一种狭隘的视野。花腰彝族遍布邻近各县,而且花腰是汉族人对当地彝人的称呼,彝人自称为“尼苏”。汉人仅仅是根据表象的服饰来简单命名,这种不规范的命名具有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忽略了彝族文化内部事实。比如汉族人根据服饰命名的彝人称呼还有“花公鸡、四块瓦、牛尾巴”等,如石屏县和建水县自称为“尼苏”的彝族,彝语一样,但是被汉族人以服饰为特征划分为了花腰彝和三道红彝,最后以讹传讹竟然变成了他者眼中的两个支系。我们不能将历史上穿红衣服的汉人称为“红汉”,也不能将戴白色汗巾的西北汉人称为“白头汉”。所以,网站的对外形象和定位不能离开客观科学的文化研究。另外,花腰彝族网需要加强同其他省地同胞的联系和互动。

 5、毕摩文化网(http://www.bimoculture.com,地点:成都。建站语言:ASP
    毕摩文化网目前状态为:死亡。当初毕摩文化网出现的时候,网站首页罗列了一大串网站支持者和顾问的名单,全是高级领导干部和学者,看似前途无量,如今呈死亡状态,真是悲哀。网站的内容自从建立后很少更新,估计找不到稳定的维护管理者,所以域名和空间到期之后也就无人续费和管理了。这个网站的创意其实很好,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中的祭司,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阶级意识来评判,认为其是“封建的、反动的、落后的”,毕摩及其文化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客观、科学和理性的对待。

6、彝人在线(www.yirenonline.cn,PHP网站,目前状态:死亡
     彝人在线创建者为在校大学生,当初致力于打造“彝族开心网论坛|全球最大的彝族(彝人)社区论坛”,但是由于缺乏人气和流量,缺乏学者的支持,自然无疾而终。现在已经改称“伊人在线”,想必易手他人了。

7、阿库乌雾官方网站(http://www.akuwuwu.com/,ASP程序
    阿库乌雾官方网站是第一个以全面介绍彝族学者个人为主要内容的网站,诗学研究和母语文化是其中的两根支柱。但是,内容更新比较慢,最新的一条是09年2月份的,距离本文写作快有8个月了。我不知道一年以后它还会孤独的伫立在岸边吗?前进一步则发展,后退一步则死亡。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