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乡动态 川府之国 查看内容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精神家园

782 0 2009-6-3 12:19 发布者: 晚归的人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刚拉开序幕,“非遗”就成为市民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国内各级政府纷纷派出各自的代表队亮相成都,展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文化在这里大汇聚、大对话、大比拼。这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展台,也是文化的对话、交流。凉山州政府派出近300人的强大阵容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将精心打造的彝族朵洛荷、彝族长号、苏尼神舞、彝族情歌演唱奉献给世界,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入驻成都“非遗公园”,为非遗节增加了亮点,既是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一次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标志着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民族文化资源富集,民俗事项异彩纷呈,火把节、克智论辩、彝族漆器、彝族口弦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登国家榜,数十项荣膺省级名录,然而,与富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比,我们只是展示了冰山一角,非遗工作任重道远!

  成都非遗大比拼,对于凉山非遗工作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理性理解非遗的精神,凉山尚有诸多需要工作要做。

  传承人类历史文脉,需要改变观念,牢固树立守护精神家园意识。文化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的文明总汇和精神家园。做好非遗工作,我们必须克服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和文化自卑与文化自大两种意识,理性地梳理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择优守护,将自己的文化放在世界文化交融与冲击的大环境中,加强与外界的对话与交流,在世界文化冲浪中提升自己,展示自己。

  传承人类文脉,必须深刻地研究历史文化,必须领会非遗精神。非遗的应有之义当是站在祖先的历史脊梁上,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豪与文化自觉的民族精神,昂扬地弘扬自己的文化,更加自觉地投入到精神家园的守护中,为文化多样化留住自己的根,注入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声音。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民众自觉的路子。“非遗”保护是一项十分严密的系统工程。政府的重视程度决定非遗工作的成败得失,专家的参与和研究程度决定成果的多少,民众的自觉程度决定家园守护的成败,因此,必须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和各级各类非遗队伍的建设。

                                                                    (编辑:马海林布)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