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九年制学校举行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画家爱心捐助仪式。千里之外的11名画家叔叔、阿姨捎来的浓浓的爱心,象阵阵春风温暖了大山深处彝家孩子幼小的心灵。 1992年,国内知名画家、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周卫平初次来到凉山州甘洛县,在县文化馆馆长哈土的陪同下,深入吉米镇、普昌镇、斯觉镇等地采风写生,在感受彝家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同时,也被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所震撼。 在斯觉镇石德村,周卫平偶然了解到一名叫阿依的彝族女孩,本在城关二小就读,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即将辍学时,他当即决定帮扶她完成学业。回到上海后,很快就给小阿依寄来了500元钱。素不相识的好心叔叔的无私帮助,让小阿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此,每个学期开学,小阿依她都会收到上海周叔叔寄来的钱以及学习用具,还有周叔叔一封封充满关心、爱护和鼓励的信。小阿依也经常向周叔叔写信报告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在画家周卫平的帮扶下,小阿依顺利上完了小学、初中、师范校的学业,如今已经走上了教师的岗位。 2002年,周卫平画家再次来到甘洛、美姑、昭觉等县采风,看到自己曾经帮助的小姑娘如今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他感动无比的欣慰;但同时,他也看见了还有很多的凉山孩子需要帮助。 回到上海以后,不少凉山孩子在贫穷、艰苦的环境中成长、求知的身影常常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周卫平想到: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他决定动员自己的同事一起帮扶凉山的孩子。他的想法一提出来,就得到美术馆的领导和同事们的积极响应。 2008年9月,就有张培成、涂桦、李学东等10名画家加入他的爱心行列,和他一起制定了五年“一帮一”的帮扶计划,确定了各自的资助对象,商定每年每人资助一个贫困学生300块钱,直到他们小学毕业。 当年9月,斯觉镇九年制学校的10彝家名孩子收到了不曾谋面的叔叔、阿姨从上海寄来的衣服、书包、文具盒、羽毛球拍,还有叔叔阿姨寄来的亲笔信。在浓浓爱心的包围下,孩子们心中比吃了糖还要甜。 2009年开学,参加帮扶的上海画家增加到了11名,受帮扶的甘洛彝族孩子也增加到了15名。 在当天的捐助仪式上,受画家们的委托,甘洛县文化馆哈土馆长把4500元爱心捐款分发到了每 个孩子手中。怀揣上海画家捎来的300块钱,三年级的女孩阿牛约金有些拘谨地对记者说:“有了唐剑鸣叔叔寄来的钱,我终于可以买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了。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绝不辜负唐叔叔的希望。”(责任编辑 瑶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