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族人物 查看内容

彝族名人风采- 沙玛阿果

4496 7 2009-5-22 14:10 发布者: 沙玛阿布

沙玛阿果——真情的自我

姓名:沙玛阿果
现所在单位: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心理访谈》
职业:主持人
生日:6月7日
出生地:四川省大凉山普格县人
族别:彝族
学历:本科
毕业学校:西南民族大学政治系
家庭成员:老公、儿子和我
兴趣:瑜珈
主持特点:轻松自如、言语亲切
主要工作经历:
1989年—1992年在重庆市话剧团任专职演员
1992年—1994年在四川电视台任主持人
1994年—2002年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
2002年—2004年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
2004年—现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

栏目箴言:打开心灵之门,倾听心理故事,倡导快乐人生。心理的故事一旦打开——比天空更广阔,比海底更深邃,比我们看到的世界更让人回味无穷。

阿果:“心理有观众,眼睛才能找到感觉,说话才能随意放松。更多的是一种悟性。

 (编者按:) 与阿果的谈话在深夜九点三十分进行的。也许在夜晚里谈话,人与人之间更坦诚、更真实些。阿果全身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端庄而又美丽,她一丝不苟的回答问题,深深打动着我。她出身在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姑娘,1994年来到中央电视台,至今在北京闯荡了13年,而她感觉上没有真正离开过生她养她的故土大凉山,彝族人的天性醇厚质朴,像山间的泉水一般晶莹剔透。大凉山的山山水水孕育了她的灵性,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伶俐、悟性颇佳的孩子。在家排行第三的沙玛阿果是四个兄弟姐妹中最幸运的。小学五年级时,在千万名小朋友精挑细选中,小小的阿果幸运地成为电影《奴隶的女儿》中可爱的妞妞。戏拍完了,十几岁的阿果也有了明星梦,并成为她人生前行的动力。

阿果是从《半边天》起步的,曾经连续两年获得金话筒奖,主持风格妩媚而不失端庄,自然而不做作,极具亲和力,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1、《电视指南》:何时喜欢上主持的?
 阿果:算是偶然吧!过去成长在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对电视主持人并没有一定的概念。偶然一次机会知道重庆有线电视台成立,面向全社会招聘主持人,借着自己在重庆话剧团和成都台有过短期专职演员的经验就报名了,没想到就考上了。当时心理完全没谱,还好一去就主持自己比较在行的电影、电视剧类型节目,就这样踏入主持行业了。

2、《电视指南》:大学你是学习政治专业为什么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
 阿果:从小心中就有个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演员。由于小时候条件有限,没有人指点和教授你应该如何去做,自己也没有能力去实现。一直到了大学毕业后,毅然的选择到重庆话剧团任专职演员。

3、《电视指南》:从影视演员到电视节目主持人,从表面上看都是“抛头露面”你为什么要舍去前者而选择后者?
阿果:不适合吧!我想应该与我性格因素有关系,演员要的是感性,需要激情澎湃的情感,爆发力很强才行。但是我相对理性、沉稳得多,更多的时候希望表现出来的是更实在、更真实的东西。其次,做演员要有镜头感,有自如的忘我境界,而做主持人不同,需要内在素质,如知识面、文化修养等;做演员更多的是扮演其他人,尽管有自己的影子、性格,可毕竟演的是非我,做主持人就是我,虽然并非是完完全全的我,但总的来看,我的成份更多一些。

4、《电视指南》:当初在四川电视台的“黄金十频道”干得蒸蒸日上时,你却毅然选择了北上。许多观众为你感到惋惜,认为年轻人应该先守住阵地。你是怎么想的?
阿果:为了追寻更高的选择吧!那时在四川电视台,不到2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节目办得很红火,很快自己就做到主持人兼主编的位置了。选择去中央电视台,对自己的事业是一种挑战,虽然舞台都是一样,但是在全国最顶尖的媒体——中央电视台,平台会更高更大。我想去做更多的事,就不能有所顾虑,况且,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只要肯勤奋努力,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2下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