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成都市成华大道上出现了一批特别的志愿者:成华区区长戴浚率领500多名机关干部,挥舞着扫帚、铁铲等工具,顶着烈日清扫街道,当了一回“环卫工人”。据了解,从5日起,该区正式启动为期100天的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以前有句话叫“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但是现在干部带头做的事情,可能也未必能赢得公众衷心的掌声了。成华区区长率领500多名机关干部上街打扫卫生,本是无可挑剔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就遭到了公众的一些质疑,“作秀”说、“不务正业”说、“人浮于事”说等等不一而足,让顶着烈日忙了半天的机关干部要心生“费力不讨好”之委屈了。 事实上,机关干部上街还是中国特色的干部亲民行为。亲民行为受到公众的“质疑”,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与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公务员服务意识提升的呼声遥相呼应。公众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要求公务员个个都是“十项全能”的多面手,而是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高效”,政府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应该在此标准下进行修正和改进。 正是基于“廉洁高效”,500多名机关干部在工作时间集体上街打扫卫生的行为,很容易被解读为政府机关内没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有多达500多人的机关干部可以在工作时间做与其岗位职责毫不相干的事情,第一,是否这500多人是冗员?如果是,接下来就应该是裁员;第二,是否政府认为机关干部上街打扫卫生的意义要大于其呆在办公室的意义?如果是,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是否应该把更多的人充实到清洁工队伍中。如果两个都不是,那么还有可能不幸被公众定性为“作秀”。 目前还有很多领导干部并不善于从公众的角度换位思考,特别是公众的思考角度在快速发生转变的时期。其实如果想让公众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说声“好”,最好的办法是务实,务实,再务实! 东方早报(高永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