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民族乐器主要有笛子、三胡、三弦、月琴、口弦、树叶子等。 笛子包括直笛和横笛两种,横笛又分大、中、小三种,大笛发音低沉,音色宽厚,中、小笛则发音激越活泼。 三胡类似汉族的二胡,但有三个耳子,三根弦索,定弦为151,演奏时不论弓拉子弦或是母弦,都必须同时拉响中弦,所发声音具有几把二胡的音响效果。 三弦分为大、中、小三种,三根弦定音为151。小三弦清脆响亮,旋律多变;中三弦为中音,演奏时与小三弦乐曲同部,可弥补小三弦音色厚度之不足;大三弦最具特色,栓弦的铁皮上装有几道可松动的铁皮扣子,弹奏发出“唰唰”的铁皮响声,增添了乐曲的节奏感受和欢乐的气氛。 月琴是妇女们喜爱的独奏乐器,演奏时除了靠音位定音准外,还凭指力轻重变化发出上滑、下滑音,从而更充分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口弦,彝语称之为玛喜,汉族称之为响蔑,是彝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小乐器,撒尼青年妇女没有一个不会弹奏玛喜的。口弦用金竹片制成,长约5寸,宽约1寸,竹片挖空,刻出中心簧片,再在竹片另一端烙一小孔,穿上丝线。吹奏时,左手紧捏竹片,将簧舌靠近口唇,右手扯动竹片一端的丝线,使簧舌弹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再配合口形气息的变化,产生各种优美的旋律。口弦的音色柔美婉转,如歌如诉,撒尼姑娘们常用吹奏口弦来传情达意。 树叶子也能成为撒尼人手中的乐器,一片随手摘下的树叶子也能吹奏出动听的曲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