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纳惠敏) 今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针对民族宗教大县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弘扬民族文化为载体来深化学习实践活动。 民族干部深入基层宣传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宣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巍山县委组织部组织彝族、回族党员干部分别深入彝族、回族群众聚居的青华乡和永建镇,开展调研和宣传。同时采取“结对子”形式,每人在挂钩村重点结对帮扶一名困难党员,先后捐资5000多元帮扶22名贫困党员种植乌龙茶50多亩。 用民族语言讲解科学发展观。县民宗局党员干部深入到苗族和彝族居住的山村,用民族语言向群众讲解政策、讲解科学发展观念,鼓励他们发展经济。巍宝山乡六花库民族团结示范村共有19户人家,是苗族和彝族混居村,过去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人均纯收入仅为870元。今年在县民宗局的帮助下,六花库实施了民族示范村建设,水电路实现了三通,彻底改变了该村落后的村容村貌,逐步培植起增收支柱产业。 用民族节庆展示科学发展观。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巍山县积极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注重用传统民族节庆来展示科学发展观,收到良好成效。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相关部门认真举办好南诏土主庙“二月八”祭祖节等各种大型节庆活动,指导办好以彝族、回族为主体的各民族节日活动,以节会为载体,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促进各民族平等交流、团结互助,营造出民族团结、和谐同乐的良好氛围。 用民族文化体现科学发展观。巍山县进一步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科学发展紧密结合,以实施“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一是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取得成效。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昭忠祠、文昌宫、东岳宫和东莲花马家大院等部分重点文物古建实施了保护性维修,共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取得成效。“巍山彝族打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举办广场文艺演出,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 沙玛阿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