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时如何判断自身的安全 越西县防雷中心 蒋志聪收集整理 十五、打雷时如何判断自身的安全 据统计,遭受雷电袭击伤亡的大多数是在大树下避雨和在空旷环境活动的人。电闪雷鸣的时候,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安全呢? 闪电实际上是一种放电现象。之所以会打雷、闪电,是由于在云的底部和云与地面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当达到或超过每米300-500千伏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就是闪电。通常对人造成伤害的是云地闪。闪电的过程很快,人们看到的闪电只是短暂的一闪,可是就在这一瞬间,就已经产生了几次或几十次的放电过程,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判断自身是处在远雷暴还是近雷暴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听到雷声,通过与看见闪电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因为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光的传播速度快,为30万公里每秒,而雷声的传播速度只有 如果看见闪电后在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见雷声,说明雷击位置就在附近 若当时处在空旷地方应立即双脚并拢、身体下蹲或就近到建筑物内躲避,但不能进入低矮亭子、草棚等没有防雷设施的地方。通常遭雷击的人是听不见雷声的,据雷击生还者说,当时耳边只有“滋滋”的撕烂布似的声音。 雷电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越西县防雷中心 蒋志聪收集整理 人们认识雷电,首先想到的是它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雷电现象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心理。但是,你可能还不知道,雷电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首先,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雷电起到了重要作用。洪荒时期的地球周围,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出的大量气体---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这些气体在紫外线、宇宙空间辐射的作用和强烈的雷击下,产生了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件”---氨基酸,从而使具有自我复制和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终于慢慢地产生了。 第二,雷电给人类带来了火。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由于雷击引起森林起火,启发了我们的祖先学会用火,因森林起火被烧死的动物躯体,比生吞活剥的动物吃起来有滋有味,使远古人类习惯了吃熟食。富有营养的火烧食品的长期食用,促进了人体肌肉和大脑的发育,使人类在进化旅途中跨进了一大步。 第三,雷电能净化环境。雷电发生时,强烈的电化学、光化学作用,会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因此,一场雷电过后,空气中弥漫着少量臭氧,加之雷雨时,空气又得到了“清洗”,使人会感到格外的清新舒适。 第四,雷电在农业上的隐形功劳则更大。雷电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雨水溶解落地后便成为农田必须的天然氮肥。有人估算,每年因雷电生成的氮肥约4亿吨。在常有雷电发生的地区作物生长茂盛,就是雷电制肥的证明。科学家还发现,雷电还可引起高空和地面间的电压。这个电压越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本领就越强。有人曾观察对比,雷电后1-2天内,植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如果在作物的生长期内有5-6次雷电发生,作物的成熟期将提前一周左右。 还有,地球上每天会有800万次雷电。一次闪电,云和大地间的电压可达1亿伏,电流强度可达10万安培,闪电的长度可达 研究发现,“雷雨疗法”效果好。每场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研究人员还作过测算,雷雨过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目可达一万多个(而晴日里的闹市区,负氧离子数目只有几十个)。实践表明,被称作"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所以医学家模拟雷雨的神奇作用,把负氧离子引进了病房。结果发现,当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与正离子的比例控制在9:1的时候,对气喘、烧伤、溃疡以及其它外伤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使室内细菌减少,有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作用;同时,对过敏性鼻炎、萎缩胃炎、神经性皮炎、关节痛等病症也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