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风彝俗 传统文化 查看内容

绣梦彝乡:彝族刺绣传承人阿西巫之莫的彝绣人生

5 0 2025-5-9 09:30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苏月飞阳中国彝族网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彝绣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承载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用细腻的针法、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将凉山的绝美风光与深厚文化一一描绘、深深镌刻 ...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彝绣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承载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用细腻的针法、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将凉山的绝美风光与深厚文化一一描绘、深深镌刻。而阿西巫之莫,这位国家级非遗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便是彝绣世界里最耀眼的“织梦人”。

阿西巫之莫出生于1962年的甘洛县海棠镇,彝族女性从小便跟随长辈学习刺绣,她也不例外。从10岁开始,她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启了与彝绣相伴的人生。20世纪90年代,为了生计,阿西巫之莫在街边摆起地摊,售卖糖果、针线、布料等小物件。在与顾客的交流中,她敏锐地察觉到人们对彝绣的兴趣,这让她萌生了经营彝族服饰的想法。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走遍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市,深入山山水水,观察和学习不同的彝族刺绣技艺,不断丰富自己的刺绣知识与技能。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沉淀,阿西巫之莫的彝绣技艺日益精湛。她不仅继承了彝族传统刺绣的精髓,还巧妙地融入现代元素,使绣品更具时代感与吸引力。1993年,阿西巫之莫在县城开起了甘洛县第一家彝族刺绣品专营店,成为当地彝绣走向市场的开拓者。她以精湛的技艺、丰富的设计和精致的做工,让彝绣逐渐打开市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2012年,她被确定为省级彝族传统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荣获“四川省首届农村手工艺大师(刺绣、染织类)”称号;2024年2月19日,更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从一位“大字不识”的农家妇女,到闻名周边的绣娘,再到备受瞩目的非遗传承人,阿西巫之莫用彝绣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然而,阿西巫之莫并未满足于个人的成功,她深知彝绣这门传统技艺对于当地妇女的重要性。为了让更多人掌握彝绣技能,改变生活,她毅然决定开班招徒。2011年起,她走遍甘洛县各个乡镇,开设彝绣专题培训班和辅导班,耐心地教授当地农村妇女彝绣技艺。2019年,她召集自己的“学生”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彝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为1700人提供了居家灵活就业的机会,让她们通过销售刺绣工艺品实现经济独立。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阿西巫之莫更是积极协助相关部门举办了20余期彝族刺绣培训班,培训了2000余名学员,带领广大留守妇女走上了致富之路。她不仅传授技艺,还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文明新风的观念融入日常交流,发动合作社成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半个世纪以来,阿西巫之莫已帮助5000余人掌握彝绣技能,让她们如同一朵朵索玛花,在大凉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阿西巫之莫的彝绣技艺不仅在国内受到赞誉,还成功走向了国际舞台。2023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hand in hand”匠心艺术展上,阿西巫之莫与国际知名高奢品牌合作创作的特色手袋成为了全场焦点。这款手袋将彝族传统刺绣和银饰技艺与现代包袋设计完美融合,将彝族文化推向了世界舞台。手袋上的刺绣部分,是阿西巫之莫一针一线耗时400个小时、共35万针完成的,展现了彝绣工艺的精致华美与独特魅力。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彝绣的魅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非凡价值。

如今,阿西巫之莫依然坚守在彝绣的世界里,她有着更远大的梦想。她希望设计出更加简单、时尚的彝绣服饰,让彝绣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个人都能随时穿上彝绣服饰,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她还梦想着建立一所彝族刺绣专业的培训学校,系统地传播彝绣知识和技艺,培养更多的彝绣传承人,让彝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被更多人接纳与喜爱。

阿西巫之莫用彝绣“编织”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更用彝绣点亮了无数彝族妇女的希望之光,让彝绣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她的故事,如同彝绣中那朵朵盛开的索玛花,美丽而动人,激励着人们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绽放光彩。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