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文化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是彝族文化的一枝花。峨边(彝语 “佳支依达”)的彝族服饰,吸收和升华了美姑、甘洛、马边等地的“依诺”“什扎”服饰的特点,渗透了大小凉山“依诺”、“什扎”、“所地”、“阿都”的服饰精华,从彝族传统的“黑、红、黄”的三色中增加了“绿”。创造了别具特色、端庄、大方、种类繁多、绚丽多彩、异彩纷呈的“佳支依达”彝族服饰。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
峨边彝族男子服饰风格古朴。男孩一般在额顶留一块三寸见方的头发,名曰:“天菩萨”,成年男子则蓄发。他们还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过去有的还将头帕前端卷成拇指粗细的长椎形,称为“子贴”,汉族称之为“英雄结”。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时把胡须拔光;左耳戴一串黄色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显得英姿勃勃。他们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衽短布褂,下穿宽大长裤。过去不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羊毛织的披毡,称为“查尔瓦”,有黑、白两色,以黑色为佳。它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
峨边彝族女子服饰,既典雅大方,又可传达多种信息。幼年未婚的姑娘均梳单辫,头帕用黑布方巾缝制成撮箕状,倒扣头上,系根红色头绳。举行成年换裙仪式(15—17岁)或结婚后,改梳双辫,头帕改为方巾黑面双层镶边绣花帕,并把两截童裙换成三截成年彩裙。妇女生育后,改戴夹层荷叶形八角黑布帽,彝语叫“哦箩”。双耳一般都戴有银质耳环、耳坠,领口饰以一块银排花。上衣有对襟大袖衣、大襟右衽小袖衣和对襟领褂三种,既宽又短,仅及腹部。下穿百褶长裙,裙的下面镶有多层色布,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多姿。
彝族的服饰花纹和图案更是绚丽多彩。有以天象为图的日、月、星图;有以大自然为图的山、河图;有以动物为图的鸡冠、鸡肠、牛眼、羊角、猪牙、獐牙图;也有以植物为图的花、叶图等,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阿咪子

老莫苏

呵护

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