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十处名胜
霁虹/文
同治版《会理州志》名胜篇中,记载有二十四个名胜景点,这些景点是会理县城建筑和人文的重要补充,由此奠定了会理古城作为川滇一个重要城镇的基础。而会理人耳熟能详,至今仍念念不忘的名胜大致有十个。
一、玉屏朝霞。“即玉墟山朝霞,辉映朗如玉屏。”志书上仅有此两句叙述。对于玉墟山(龙肘)的介绍近年来很多,但多限于介绍万亩杜鹃、云海、日出,而忽略了“玉屏朝霞”的壮景。这一美景,是古人历经多年观察而形象地总结出来的,很值得打造和宣传。只要选取一个好的角度,登上一个稍高的地方,就能在那阴阳一线之间,感受到那砉然而来的霞光之浪,怎样在玉墟山上形成一个霞辉的屏障。那是一种大美,能直入人心,震撼心灵。今后,随着龙肘山的开发,相信“玉屏朝霞”会更加耀眼夺目。
二、东岩瀑布。“治东三十里,岩巅飞涛百丈,从云雾中喷薄直下,至岩半横承一石,激而倒卷,望之如白练翻空,折叠下垂,岩脚有隙地,大可半亩,循径可入,携樽小坐,恍身于水晶帘内也。”
近些年来,翻阅各种史料,东岩瀑布是古代文人们赞美得最多的一处。平时,会理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对之念念不忘。现在,瀑布只有很小的一点水流下了,会理人无不为此惋惜。水小的原因是,大炼钢铁后植被减少,后来又在上面建了一座水库,把仅有的来水截住了。通过笔者观察,其实东岩瀑布很有打造价值。其价值在于它的山势雄、险、奇,迎面进山右面山崖脚还有一条栈道遗迹,开通很容易。另外,旅游业发展好以后,白天可将水库的水放一些下来,形成瀑布,灌溉损失从旅游收入中补。
三、西岭泉琴。“治西四十余里,有水自岭罅滴下,琮铮漱玉,琴韵冷然。”
记载有四十里,实际可能只有十来公里,现在还常有人进去游玩。西岭泉琴,至今保留完好,滴水鸣琴,有如天籁,极具开发价值。
四、塔峰翠霭。“即葛砧山,峰峦翠秀,万仞凌霄,上建文塔、奎星阁。”
白塔山处会理城南,南方为四象中的朱雀方位,此塔为文塔,因此修在朱雀方位上,目的是为了让会理文风鼎盛,文人倍出。一九九二年,被雷毁坏的最顶一层被修复,至今保存完好,并有了附属设施。去年修起了供奉孔子的殿堂,如能将奎星阁修复,与文塔匹配就更好了。
五、北桥观柳。“北桥,即三元桥,距城三里许,旧有垂柳数十株,笼烟拂水,不减灞桥诗意。”
北桥观柳又叫三元桥,是因为有一名状元、一名会元、一名解元从桥上经过,人们因此以“三元”冠名。现在所知道的状元是明代新都人杨升庵,至于另外两位,就无从考证了。过去那里是北出的必经之地,建有接官亭,又有数十垂柳,而柳树又是送别树,古人有‘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之句,北桥之柳也和灞上之柳一样陪伴人们迎来送往,因此不减灞桥诗意。惜该桥在民国时被水毁,现在恢复似乎已无必要,新建的滨河路,比之于古时的北桥观柳,更有万千诗意。
六、秀气龙盘。“治东三里,山曰东山,山逶迤而北,绵亘数里,有石隆然兀起,绝似龙形,秀骨嶙峋,宛若鳞甲,风动云移,势欲飞腾也。”
东山,即过境路以东之山,蜿蜒数里,似龙游走,所谓龙形,即过去东山寺石龙。现在,城市已发展至山下,而整个这条山脉保护很好。随着今后旅游事业的发展,东山寺还可恢复打造。其实,整个东山山脉都可进行保护、规划和开发。
七、金江夜月。“即金沙江也,夹岸沙石,皆作赤色,日光映射,不能逼视,夜则波光月影,万道金蛇,两岸寒星,真奇观也。”
金江夜月在今金沙江三堆子处。金沙江一线,类似此景很多。现成景点,可根据需要,随意打造。红军巧渡金沙江渡口——皎平渡,三国古渡——鱼鲊渡,两个景点都在金沙江上,今后在打造这两个景点时,也可将“金江夜月”配上。
八、盘松张盖。“城西皈依寺,旧有古松一株,不识何年所植,盘曲古傲,枝杆纠拏,横铺满苑而高仅与檐齐。魁参戎麟题其廊曰:松爽。明状元杨慎题联云:乱竹堆成世界,把茅盖住虚空。”
皈依寺,即今烈士陵园。惜盘松在清末就已枯死。《会理州志》艺文志所录诗词歌赋中,写皈依寺和盘松的很多,况有名的两位文武人士曾有题刻。烈士陵园北侧亦为小山,如能恢复皈依寺,定能为会理的文化增添光彩。
九、胜功泉水。“治北胜功寺,明初淮勇将军邓安所建也,傑阁危楼,半吞岩腹,有清泉一线,自岩腹中出,潺潺有声,味极清冷。大姚夏丹来刺史磨岩书‘栖云处’三字于泉侧,广宁郎梅溪观察题有七律一章、七绝二章嵌石上‥‥‥”
胜功寺在城西北的一处山脚,离城不远,修建较早,影响较大,有很深的历史文化积淀。可惜已经全部毁坏,没有游人再去。
十、奎星晨钟。“钟悬文昌宫奎阁内,其音噌宏,闻数十里,清夜数声,摇曳魂梦,唤醒迷人不少。”
奎阁即文昌宫之阁楼,而文昌宫与东山寺联为一体。后来,抗战爆,庙宇被驻军拆毁,而奎阁大钟被移在钟鼓楼上,再后来不知所终。据说,过去会理的秀才们大多在文昌宫读书。笔者以为,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代表过去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符号——文昌宫必不可少,在适当时候将其恢复,伴随清夜钟声,必然能使会理的诗韵墨香飘得更远。
以上十处名胜,有的保存尚为完好,至今仍有许多人前去游玩,有的虽然不复存在,但仍有其恢复的条件和基础,这是会理的灵山秀水和老祖宗留下的一笔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宝贵财富,在过去的岁月里,她们睡着了,如今,会理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旅游事业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且,以我们的文化历史资源为基础,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股强劲的风吹起来,那些沉睡的景点,必然会醒来,在风中展示她姣好的面容。
作者 会理县宣传部 祁开虹 邮编6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