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历史学 查看内容

从口传到成书 编修族谱为彝族史存证

2011-10-29 11:25| 发布者: 苏月飞阳| 查看: 4246| 评论: 0|原作者: 高剑秋|来自: 中国彝族网

摘要: 中国的家谱文化源远流长,而今天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家谱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则体现了少数 ...
从口传到成书 编修族谱为彝族史存证


  新成果伴随着本次编修工作。曲木铁西教授告诉记者:“学术界对彝族的来历有‘东来说’、‘西来说’、‘北来说’等很多说法,但从家谱中只能看出彝族人主要是从云南迁徙到凉山的,而且代代都记录在家谱和彝族《指路经》中。可以说,彝族家谱对研究彝族先民迁徙活动具有重要史学价值。”

  令曲木铁西教授和彝族研究专家感到高兴的是,彝族家谱对彝族社会有着很高的凝聚力。这次即将出版的《俄糯三子——杰史·阿涅·木库世家谱》,在续谱的过程中,为了认祖归宗,各地开了很多家族会议,其中规定了不少家规族规,包括爱国爱党等内容,对教育后代起到了积极作用。

  就此,国家民委国际司副司长巴莫阿依说:“俄糯三子的后裔们为了修好族谱,各家支和世家都召开了大会。虽然大家居住在凉山不同的地方,但是都聚到一起,商量着把族谱修好。族谱的编修真正地动员了民间力量,同时又回到民间去验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次审稿会对彝族家谱修谱的体例、姓氏、名字的规范用字,运用不同符号表示同辈、不同代数,遗忘的名字、遗漏增减的处理,以及记录名人轶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尊重家谱修谱者的创新内容。

  数千年来口传的彝族家谱被整理记录了下来,而即将出版的族谱在增加反映彝族发展的图片、影像资料等新介质后,将形成一部立体的新型族谱。专家们说,族谱的编修工作还将继续,并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发展过程留下见证。
12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