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族人物 查看内容

贾巴阿叁同名专辑《贾巴阿叁》全国首发会

1756 0 2011-7-9 17:12 发布者: 苏月飞阳 中国彝族网

7月8日晚20:30分,来自凉山的彝族歌手贾巴阿叁的同名专辑《贾巴阿叁》全国首发会,在成都“鹰图腾民族风情部落文化酒吧”举行。
 
       7月8日晚20:30分,来自凉山的彝族歌手贾巴阿叁的同名专辑《贾巴阿叁》全国首发会,在成都“鹰图腾民族风情部落文化酒吧”举行。发布会由来自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的依乌老师主持。作为山鹰组合、彝人制造、太阳部落、阿木等诸多彝族著名艺人的文案和幕后策划人,他诙谐幽默的串词,使发布会上气氛热烈。阿叁和黑河乐队合作演唱了专辑中的主打曲目:《小叶子》、《生命的荣耀》等,并播放了《阿衣嫫》的MV。
 

  七岁作曲写歌,十三岁组建乐队

  1984年,贾巴阿叁生于凉山布拖县拖觉镇亚河村。舅舅布乌拉甲是“阿都策克”山下著名彝族说唱家兼德古,父亲贾巴依宁是一位能歌善舞的音乐教师。阿叁自幼在父亲、舅舅的熏陶下喜欢上了音乐,4岁的贾巴阿叁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彝文,5岁学会弹风琴,7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原创彝语歌曲《妈妈的女儿》。11岁那年,阿叁拜布拖音乐人李绍庠为师,正式学习古典吉他。13岁,就读凉山民中时,他和同学王雄、李健东组建“彝魂”乐队,三个无名小子,三把民谣吉他,参加了四川电视台“阳光地带”栏目演出,一时间在校园里颇有名气。阿叁回忆起那段时光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那段时光对音乐充满了热爱和坚持,梦想着有一天会出自己的专辑。

  为了梦想,放弃父亲钟爱的职业

  阿叁排行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哥哥和姐姐都是布拖当地的普通教师。2002年高考前夕,父亲直言,希望阿叁能像哥哥姐姐一样当一名教师,几次激励的斗争之后,阿叁接受了父亲的意见,放弃音乐学院,报考绵阳师范学院学习数学。远在老家的父亲不会知道,来到大学校园的阿叁和同学迅速组建“黑河”乐队,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2005年,“黑河”乐队发行第一张唱片《美丽时光》,在绵阳地区引起强烈反响。由于受到校方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经校方协调,一直渴望接受专业音乐学习的阿叁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改修声乐和钢琴。从此,阿叁在音乐老师王小明的指导下接受了专业知识,并开始从事作曲、作词,兼主唱、吉他、鼓、MIDI音乐制作和编曲。

  2006年大学毕业后,阿叁就职于绵阳艺术学校,成为一名音乐教师。父亲知道情况以后,鼓励他好好的做好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但是他心中始终放不下对理想的渴望,于是他放弃工作,选择攻读研究生,来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开始了新的音乐征程。

  热衷民谣的彝族第一位硕士歌手

  贾巴阿叁自幼深受彝族文化影响,从学习彝语到从事彝语歌曲创作,阿叁始终没有忘记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多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不断尝试将传统乐器与现代打击乐器融会在一起,同时将彝族特有的毕摩宗教音乐引入创作。创作之余,阿叁认真研读纳西音乐、彝族民乐,充分借鉴彝族民歌中的“高腔”以及火把节特有的“朵洛荷”音乐曲调进行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民谣曲风。

  阿叁说自己做音乐的初衷是要用心灵谱写族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身为一名80后彝族歌手,阿叁的民谣直面的正是面临困境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即将丢失的传统。

  可能是由于从小深处大山,现实生活中的阿叁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一个人。阿叁的歌听来没有多么深奥的思想,听众更多的是被他音乐本身的旋律打动着。专辑主打彝语歌曲《祖先的遗愿》旨在鼓励彝族学子继承本民族传统,学习彝族文字;另外一首彝语歌曲《故乡谣》的旋律是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的,典型的民谣风格;《小叶子》低沉的旋律下潜藏的是对生命诚挚的讴歌;《生命的荣耀》明显不同于其它几首歌,而是带有较浓的摇滚风格,曲子为纪念5.12大地震中牺牲的李宏勇老师而做,低缓的旋律贯穿于热烈与冷静之间,让时空紧缩,带我们回到现场与死神赛跑,是人性最本真的流露;彝语歌曲《阿依嫫》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外求学的男孩心里迷恋从小的伙伴,但是为了追寻梦想他远走他乡,回家的那天,得到的是阿惹妞已经远嫁他乡的消息……

  他的歌曲,是当代彝族青年的真实写照,在梦想和现实的交织中,把忠贞和爱恋藏匿心底,让理想和信念在飘摇的风中更加坚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