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在彝族传统习俗中,左脚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包含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贯穿于彝族人民的生活。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左脚舞的文化价值是多元的,具有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具有抒情娱乐、沟通交际的功能,还具有凝心聚力、教化育人的功效,特别是左脚舞表现出的质朴、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等文化内涵,始终启示和规范着彝族同胞的行为,也是让牟定彝族产生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从而让左脚舞文化得以传承弘扬的关键。就助推廉政文化建设而言,左脚舞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陶冶作用。作为左脚舞表演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左脚调,不管是通俗典雅,还是幽默诙谐,所表现的情调大多积极健康且有教育意义,如《三好人才》、《三月麦子青》等,以其通俗易懂的唱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热情歌颂了真善美,辛辣讽刺了假丑恶,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的道德情操。 导向作用。左脚舞文化源于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准则,数百年来在彝族人民中广泛传播。传承什么,鄙弃什么,赞扬什么,抨击什么,具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对社会风尚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凝聚作用。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体系,左脚舞文化能使彝族同胞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团结、得到教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并把不同观念、不同言行逐步统一凝聚起来,使彝族群众因相同的文化渊源而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 教化作用。彝族十分注重思想品德、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有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习俗,如路遇老人主动打招呼让行;教育子女注重言传身教;遇到他人有困难竭力帮助,等等。彝族人民的团结精神和集体观念在左脚调和左脚舞的表演形式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们载歌载舞的同时受到精神上的感染和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