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游梅葛文艺队表演的《金鸡报晓》 模仿雄鸡惟妙惟肖摄影杨海冬
马游梅葛文艺队表演的《羊皮舞》 表达男女之前的恋情摄影杨海冬
2010年11月4日,云南省花灯艺术周第四天热闹的花灯依旧唱不停,不过当天上午的主角却是绚丽的彝族服饰与古朴的梅葛文化。
光禄回响古朴梅葛 姚安是“花灯之乡”也是“梅葛故地”,花灯、莲花落、坝子腔、梅葛被称为姚安四大民间民族音乐,其中的彝族梅葛是彝族历史图腾的“百科全书”,“梅葛”一词是彝语音译,意为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因全部用“梅葛调”演唱,故称“梅葛”,彝族梅葛最早发源于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从这里起源的彝族长篇叙事史诗——梅葛,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第一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一场保护名录。 梅葛分“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每逢民族节日、婚丧嫁娶、起房盖屋彝族人民都少不了要弹三弦奏芦笙吼梅葛,通宵达旦。开幕式上马游梅葛文艺队为观众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姚安梅葛文化。《开天辟地》、《金鸡报晓》、《羊皮舞》…彝族的歌舞没有繁复的曲调与华丽的舞步,都是源于生活中最质朴的产物,惟妙惟肖模仿雄鸡的舞步,真实自然的从喉咙中流淌而出的歌声,在简单的竹笛伴奏下时而幽默时而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