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彝学动态 查看内容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馆藏保护模式——建立彝族文化博物馆

4018 0 2010-3-30 13:24 发布者: 晚归的人

    国内各高校都设立了民族文化博物馆,目前已经达到了160余座之多。彝族文化博物馆有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糯黑彝族文化博物馆、贵州奢香墓彝族文化博物馆等。凉山彝族文化浓厚,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应该成立一座汇集凉山彝族文化资源的博物馆。虽然,现在还有一些人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说自己的语言,举行自己的民俗活动。但是,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以后,我们都不能保证我们的子孙也依然如此。因此,我们的职责就是把我们手里的东西完整的保留给我们的子孙,再让他们保留给他们的子孙,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彝族文化博物馆,把珍贵的彝族文化资源储存在博物馆里,让兄弟民族朋友和我们的子孙都知道彝族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

当然,建立彝族文化博物馆的实际价值不只是保护,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价值体现,按我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价值

随着彝族知识分子的增多,研究本民族文化的学者也在逐渐增多,以及研究彝族文化的外族学者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准确的了解彝族、研究彝族,使得更多的人知道彝族人民群众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做出的贡献。

    如果建立一座彝族文化博物馆,将会为语言文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哲学等学科研究提供科学的佐证,为研究彝族文化的专家、学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以免部分学者纸上谈兵、张冠李戴,以讹传讹。只要在凉山地区建立一座彝族文化博物馆,将为学者们带来更多的研究便利,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对彝学研究将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公共服务

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管理、收藏研究和陈列宣传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可以让人们参观馆藏物品,学习和了解彝族文化,还可以和西昌学院等高校合作经营管理,为高校彝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和科普教育资料,定期组织中、小学学生,政府部门,部队官兵、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参观,提高人们的彝族文化知识。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活化石,积淀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和历史。在国外,很多小学生的课程都是在博物馆进行的,以便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也不妨试着把学生的某些课程搬到博物馆进行,从小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的情感。

    3、旅游观光

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如果在凉山建立一座彝族文化博物馆,也将为凉山地区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具有民族特色品牌的旅游节日,政府部门正努力打造彝历年,每年都有大批的国内外游客进入凉山观光旅游,目睹多姿多彩的彝族文化。如果建立彝族文化博物馆,那么,将成为展示彝族文化的最好的地方,继而会产生经济效应,也成为游客们除了观看节庆和景区之外的一大观光景点。博物馆是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主要载体,其丰富的文物资源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物证,更是我们这个民族走向未来的文化基础。

    4、传播和保护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