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彝族指路经》一书由中日彝族经典抢救保护小组樊秀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普学旺(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主任、研究员)、普璋开(红河州民族研究所退休干部)、龙倮贵(红河州民族研究所民族古籍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及李亮文(元阳县著名彝族毕摩)、藤川信中(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博士)等翻译整理,2009年10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滇南彝族指路经》收入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团结村委会老峰寨李保安毕摩(1950~2008)收藏的古彝文《指路经》和红河县乐育乡大新寨李八一昆毕摩(1929~2005)收藏的彝族历史文献古籍《指路经》两卷,大32开34万字。
《滇南彝族指路经》采用古彝文扫描、国际音标记音、汉汉语字译、汉语句译等四行体对照及整体意译整理的彝族历史文献古籍,是滇南彝族历史文献古籍第一本国际标准化翻译整理版本,是日中彝族经典抢救保护项目小组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滇南彝族指路经》编译出版发行,我们可以了解滇南彝族《指路经》整体面貌及基本内涵,还可以认识了解滇南自称尼苏颇的彝族祖先迁徙的沿途风貌,是一份难得的珍贵的滇南彝族历史文献古籍,是认识和研究滇南彝族历史、彝族迁徙史、彝族丧葬史、彝族生死观、彝族仪式文学、彝族哲学、彝族宗教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